第五百七十八章 合作(2 / 6)

候,秦放歌经常听这些古典音乐作品的好处就凸显出来。他的过目不忘故耳不忘,也极大地丰富了他的音乐库。

奥斯特洛夫斯基作为俄罗斯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他的协奏曲在全世界的钢琴协奏曲里,也都排得上前列。

秦放歌当初在研究钢琴协奏曲的时候,就又认真倾听,并仔细研究过。

这其实是一部很通俗的协奏曲,但就其构思之宏伟和作品的规模而论,它简直可以称为“用钢琴和乐队演奏的一部交响曲!”

这是著名的音乐评论家克莱德曼对奥斯特洛夫斯基这首作品最高的评价。

几经波折的这部作品,最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有些大器晚成的意味,成就也特别辉煌。也经常出现在各种的音乐会上,奥斯特洛夫斯基生前的时候,就很受欢迎,他自己也常出任指挥。

哪怕在一百多年以后,依旧有无数的钢琴家,古典音乐爱好者为之痴迷。

只是,能演奏好这部的作品的,却是寥寥无几,让人觉得完美的,更是一个都没有。

这也怪不得钢琴演奏家,实在是这首作品的难度太高。

即便对秦放歌也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现在,他就在挑战自己的极限,看看能做到什么样的高度。

而想要挑战,就必须对这首作品有充足的人知和了解,他功课做得特别足,倒是没什么特别的问题。

就大家的普遍认知,这部作品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光明与欢乐的热望,它的基本形象深具民族特点作者在这里引用了一些真正的斯拉夫的曲调,同时也特别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协奏曲的一些特点,那就是巨大的力量、宏伟的规模同真诚率直的抒情性的结合。这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象之丰富,它的主题的多样和对置,紧张地发展的乐思所具有的内在的巨大力度,都是它那激动人心的魅力所在。

奥斯特洛夫斯基继承并发展了源自克利斯朵夫的协奏曲交响化的进程,他使乐队在协奏曲中发挥了非常巨大的作用,同生活或大自然等观感密切相关的形象的发展大都委托它,而关于个人的抒情因素则主要曲独奏乐器来体现;这两种力量相互策应,协同动作,从不削弱任何一方。

秦放歌负责的钢琴伴奏,任务也就相当重了。

虽然这只是平时的练习,可他既然答应了他们要全力以赴,就会尽力做到最好。

钢琴协奏曲,也并不是仅仅是钢琴演奏者一个的起决定性作用。

交响乐团,指挥,都是至关重要的,被乐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