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及各种添加剂工业设备用油等。
总之石化企业的产品种类非常多,大乙烯建成之后是不愁赚不到钱的。这就是一头超级现金奶牛。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乙烯工厂生产的乙烯并不对外销售,因为产能都被自己制造高额附加值产品消化了!
杨浚还根据国内实际情况向林强生提出另一套方案,这也是国内比较有经验的。由国内建设一套80万吨轻柴油裂解分离装置代替引进的90万吨石脑油裂解分离装置。燕山石化就是采用的这条路子,因为中国现在严重短缺可以加工的石脑油原料。
要建设大型乙烯装置,首先要解决原料路线问题。国外的原油轻组分含量高,多采用石脑油为原料,而我国原油重组分含量高,石脑油收率只有6%-8%,按七十年代250万吨的原油加工量,按照3吨石脑油生产1吨乙烯计算,原料肯定不能满足30万吨乙烯装置生产的需要。因此。当时杨浚主张从中国国情出发,采用轻柴油为原料裂解制备乙烯。
杨浚也向林强生提出了这项建议。国内石脑油质量不好短期内供给不足,依托国内的石脑油产量恐怕支撑不起东星的大石化项目!
但是这条意见提上来。林强生只是稍稍一想就很快否决了杨浚的好意。他知道将来国内乙烯制备是主要依靠石脑油原料路线的,这就证明或者是国内的技术或者是购买国外原料供给关系已经平衡,中国乙烯生产商已经不担心原料供应问题了。
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中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将来农业生产上必然推广现代化,农村拖拉机的大量使用也加大了柴油消耗,而中国又是一个缺少柴油的国家。如果采用柴油裂解路线将来势必要和农业争夺柴油,无论是对国家粮食安全还是政治的影响都得不偿失,是弊大于利的事情。这种遭人恨的事林强生不可能答应,即使石化基地建成后要进口石脑油他也干了。
而且国外乙烯生产技木比较成熟的工艺也是以石脑油为原料,轻柴油作为裂解原料的乙烯生产装置肯定会被淘汰。
再一个,石脑油的用途也是多方面的,在石油炼制方面它是制造清洁汽油的主要原料,在石油化工方面是制造乙烯、芳烃/聚酯、合成氨/化肥和制氢的原料。在数量关系方面,石脑油使用于油品的数量最大,乙烯料其次,芳烃更小。这样,对于炼油和石油化工行业来讲,石脑油原料的分配就存在很大的竞争!
东星石化无论从将来还是现在考虑,都应该尽早的进入石脑油生产制造领域,同时再进行大量战略性的储备,在石脑油资源上掌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