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意外情况(4 / 4)

工业民科 好闲 3518 字 2021-06-14

北.京吉普停工待料。

僵持数月之后当初参与谈判的AMC副总裁克莱尔直接给国务院领导写信。对中国的投资环境表示不满,要求在进出口、外汇政策上给予优惠。有美国记者以《美国汽车公司跌入泥潭》为题撰写文章,中国投资环境的优劣引起了世界关注。

此后,中美双方又经过多轮谈判才达成谅解,但美方信心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美国人妥协了再不管产品质量好坏,就这样直到20年后切诺基在中国的质量一直没有起色。

后来的国产切诺基的发展大家都清楚,有句话形容得很好,自从买了切诺基之后不是在修车厂就是在去修车厂的路上。

通过吕福源的介绍林强生渐渐把前后联系了起来,他感叹投资环境的重要性!

也许北汽身在首都又有着传统的骄傲,同时当地干部自持官威把合资企业当做肥羊来宰。所以在经历了一些不愉快的风波之后。中央不得不决定对外资合资企业采取优惠政策,也是在那之后国家制定了外国人的超国民待遇,国人渐渐有了一等洋人的感受。

中国人做事向来好走极端,不会平等待人。不是你跪着就是我跪着。

而林强生所在的滨城则是地方不比首府没有那么多的骄傲细胞,又一个原因可能是在苏联援助时期滨城接待了大量的外国人,成千上万名苏联专家技术人员通过滨城进入东北和关内,高等院校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工程师和技术人才,哈工大的建成苏联专家也贡献了很多力量支援了大量的苏联教师专家教授,很多干部在苏联留过学或者做过苏联教师的学生!

民众有见识。这就给滨城接受外资企业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再加上林强生外汇充足,又不像没头苍蝇似的美国人第一次接触‘中国特色’不知道怎么处理。还有在滨汽建设初期林强生就和一汽这样的国家大型企业展开合作,本身滨汽的管理层大部分都是从一汽调过来的,级别高谁不高看一眼,在地方上这样的企业甚至堪比一省的地位,这样的合作也给林强生公司的成长赢得了不少时间!(未完待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