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突变(2 / 4)

工业民科 好闲 3126 字 2021-06-14

如果中方还有其他购买意向,利兰公司还可以出售其他汽车零配件的生产线,英国人都愿意向他们提供,只要给钱!

惊喜确实是惊喜,但是英国人的价格也给三人泼了一头的冷水。四缸发动机,英国人只愿意提供8气门的技术产品,他们的主力16气门发动机不愿意提供,而且要价非常昂贵,这条生产线连带发动机技术,英国人要价2000万美元!一条轿车组装生产线,英国人要价800万美元,如果加300万,那半残阿宾登工厂的组装线也可以卖给他们。按着后世的物价换算,此时的2000万美元,相当于后世的2亿美元!

虽然英国人卖给他们的设备有些过时,是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初期的技术设备。但即使这样也比国内的设备要好多了!国内那些能拿得出手的,还是苏联50年代的技术,跟人家差了一大截呢!

英国人的机械加工精度不但高了不少,而且也包括一些高档的多角度加工机床,这是国内没有的,他们厂费尽了力气也搞不到的好玩意。另外发动机生产线是全套的技术设备,不像国内工厂里的那些东拼西凑的东西,用起来非常的蹩脚。

如果有了这几套生产线,那汽车厂就真正的鸟枪换炮了!生产设备最起码能提升几个档次,轿车生产质量和速度也有明显改善增强,真正进入到了轿车工业大制造的现代化生产当中来!

据林强生估计,英国人的这些设备技术可以赶得上韩国现代74年投资1亿美元建厂,买到的那些技术设备了。因为那时期的轿车生产技术,还没有实行大规模数控自动化生产。韩国人买的生产设备,欧美日也不可能卖给他们自己的先进产品,最起码低了一两个档次。所以,英国的设备技术含量也差不了多少。

林强生和父亲当然比较眼馋英国人的东西。而且据林强生所知,利兰公司现在属于一家国营企业。目前正是利兰公司最困难的时间段,如果再有半年多,等撒切尔夫人上台执政后,这个老娘们就会大手笔的向利兰公司,提供40亿美元的巨额援助,到那时候利兰的这帮官僚就又抖起来了。有了这40亿美元援助,利兰也没改变命运,还是一路磕磕绊绊的经营,86年易名叫了罗孚。

这千载难逢的时机,怎么可以不抓住呢!

林强生和父亲热切的和肯特商谈一番后,让这个英国人等自己的好消息。

结果,再回去和宋辉副团长商量后,给国内去电话,请示省政府签署这笔合同时,却没想国内出了状况。省内现在批不下来这笔合同,中央卡他们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