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林厂长室内的谈话(3 / 4)

工业民科 好闲 3555 字 2021-06-14

980年,全国农业实现机械化、1985年,全国要实现石油产量2.5亿吨,要建设十个大庆、1985年,钢产量要建成年产6000万吨、新建和续建120个大型项目。这轮新的突击猛进,被人们形象的称为“洋跃进”,其所需设备都要从国外引进,远远超过了这时国内的承受能力,不足的外汇,当然由能源型省份来承担!

像著名的宝钢项目,日本人的老旧设备和技术,要价80亿美元。1978年正值第二轮石油危机时期,日本人看准时机,在和中国谈判中,要求完全由大庆的石油来支付。这些赶超计划,都是国内因为那十年耽误了发展,所以全国上下,都希望经济发展快一些。再一个,***追求高速度的传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林强生还是很感谢这次工业建设的高峰的,否则怎么会有一家小小的汽修厂,一下子吃成了胖子,成了一家汽车制造厂!

不过,现在厂子极其需要,对工人们的精神从头到尾的梳理一遍,从而竖立他们正确的责任感、使命感,让工人们彻底的融入到工厂的生产建设当中!

林强生劝慰的说道:“慢慢来吧!不要急,现在只要保证半年的产量能够突破2万辆,达到3万辆!这样这家厂子,也就能跟很多人交代了!”

林向荣不自觉的点了点头,欣慰的看了看儿子,感觉自己这个小儿子真是长大了啊!儿子说的话,正是他心中想的。他也常常的这样告诫自己,新工厂、新工人,不要急。今年头半年的生产量,能够保2增3就不错了。那样自己,也就能跟上级交代了。

家里的大儿子出去当兵之后,就很少能和家里联系上,也不怎么顾家。二女儿,更是直接去乡下扎根了。家里就剩下这么个小儿子了,因此林向荣徐红梅夫妻两个,格外的疼爱林强生。

“今天那两个军人说的事,就别跟别人说了,以免什么机密泄露了出去!”林向荣嘱咐了一句。

林强生笑着说道:“那当然,没事我说这个干什么!”

涉及到国内的一些事情,尤其军事方面,上面基本上都是遮遮掩掩的。因此普通老百姓,也觉得很神秘,最好不要多打听。

接着林强生又继续说道:“不过!爸,我还真有个事!今天我去乡下,遇到了个仪表厂出来的老技师,………”

林强生把和王国禧商量的事情,和父亲说了一下。

林向荣惊奇的问道:“你想开工厂?你怎么开?国家允许吗?”

自从林强生开始搞模具,林向荣就看不懂他这个儿子了,甚至后面儿子倒卖布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