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和资源的倾斜,一直没有多少起色。
城关镇地处裕城东南,是通向裕江的必经之地,现在裕江城市规划向西发展的趋势已经很明显,沿着裕江到裕城的一条公路两侧都是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唐信中一直在城关镇,自然知道城关镇的经济对于裕江依赖是多么深。
城关镇比较拿得出手就是服装加工和纺机配件的加工,这两个行业都和裕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管是上游和下游渠道都在裕江,那么一旦裕江纺织纺工企业出现问题,连带着城关镇的经济就可能会是遭受重创。
裕江还有一些其他行业可以转型,而且裕江的纺织纺工是有悠久传统的行业,现在虽然技术含量上比较落后,但是全华夏范围看来还是有些优势的,一旦形势不好,还能够依靠着国内市场,而城关镇不行,基本都是外贸加工厂。到时怎么办?
即使几年内没事,这样一直靠着裕江也不是好事,连带着官员干部也是看裕江得了脸色,没有自己发言的立场和资格,一旦得罪人,人家就能拿经济做文章打压你。而唐揖说的正好是一个突破口。
唐信中有些懊恼,自己也算在农业口上待了好几年,怎么就没有这样的想法呢?不过幸亏是这样,要不然政绩还不都在姚建设那帮家伙手里?就是做的再好也不过是帮他们锦上添花,还不如现在由自己主导下施行。
唐揖说的项目中荷塘藕、裕城米酒都和城关镇有关,其实还有几样唐揖没有说,唐信中这个老城关自然是知道的,小白塘的白鱼、白水荡的孛萁、四角菱都是比较有名的,还有柳叶村的杨梅等等。这些现在都是自然状态。
“舅舅,你知道不宜星有个蜜桃之乡,锡州也有个枇杷之乡,还有从安的麋鹿之乡都是地方特色养殖业成名之后,依托着这些特产形成一个类似以地名命名的品牌,从而全华夏知名,每年单单是来采购品尝游玩的人流就很可观。
我知道有个城关镇的老板,不显山不露水的每年能够靠着城关镇的一些特产挣上几十万,一点不输于那些开几百人大厂的企业家,他只有两挂卡车和十来个人,每年到时候收购下,运到沪江卖卖就是钱。”
唐信中一下子就想到一个人呢,这个人是裕城的一个沪江的知青,一直没有回去,现在落户在城关镇,还兼着一个民办教师,不过家里听有钱的,一直就是说个水产贩子,就靠着收收白鱼螺蛳什么的,也顺带卖卖孛萁茭白。
这个人很神秘,谁都知道他有钱,却没有人知道他有多少钱。会是他吗?唐信中自然不知道十年后这位农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