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房东签的合同又规定里面的家具只能添、不能去,想想看房那天,房东李大爷摸摸这、擦擦那,一脸不舍的样子,杨昆也只能把这个计划暂时搁置到了一边。
大不了再买套房子呗。
嗯,除了健身,还得弄个简单点的音乐工作室,不求达到欢哥或**那种档次,起码得能弹个琴、录个小样什么的,还不能扰邻。
那就买两套。
还有,小叶子说元旦过来找他玩,也得给她准备个落脚的地儿。
像头两回那样住酒店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少了种家的感觉,不够温馨。
还是买三套吧。
哦,还有傅姐、陈静……要完全杜绝火星撞地球的可能,就不能让她们在同一套房子里发现别的女孩生活过的痕迹和气息。
只是,上哪买呢?
在这一点上,前世的记忆能提供的助力相当有限,除了知道京城的房价贼他妈贵之外,也就对还没成为“宇宙中心”的五道口以及寸土寸金的CBD商业圈还算有点印象,对于这个时代高档楼盘的地段、户型、房价,则根本是两眼一抹黑,没有懂门道的本地人指点的话,自个盲人骑瞎马地满世界转悠,效率实在不要太低。
当然,以京城逐年上涨的房价和市场需求,别说那些主流繁华地段了,就是闭着眼睛在地图上随便指、随便买,也绝对没有任何贬值的可能,只是杨昆志不在囤房保值,出于实用性的考虑,觉得还是先找人打听一下行情为好。
掰着手指头数数自己在京城的朋友圈,比较投缘的**远在美国,和田真、欢哥、张导等人的关系还没熟到那个份上,韩风雷倒算得上半个地头蛇,只是杨昆买房的目的不纯,压根就没打算让韩老大知道,别说跟他打听房源消息了。
正愁得脑仁隐隐作痛时,无意间瞅见安装热水器的工人正往墙上拧膨胀螺栓,杨昆忽然眼前一亮,翻开电话本,找到崔广达的手机号拨了过去,“喂,崔老板吗,我是杨昆……哈哈,你好你好!”
见杨昆主动跟他联系,崔广达很高兴,把自个当初看房、买房的经验一股脑全兜了出来:“说点个人的看法,杨总参考一下……我是在方庄买的房,80年代建的,三千左右一平,价格还算适中,只是户型有点老,地势也有点偏,在东南郊区;近几年最红火的就数亚运村,就是房价太高,平均要五、六千一平,在这买房的不是老外就是明星,还有不少退休的大官……”
聊了10来分钟,热水器也装好了,接上水、插上电试了试效果,杨昆签字送走工人,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