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微微鞠躬致意,调整麦架角度的同时,无意间朝评审席上扫了一眼,顿时暗吃一惊。
隔着不过4、5米远的距离,就见评审席中间的位置,坐着一位浓眉大眼、法令如刀的汉子,身材略显发福,卷曲蓬松的长发如狮鬃般披在脑后,右手里捏着一只没点燃的烟斗,正饶有兴趣地打量着自己。
这……这不是欢哥么?
杨昆有点不敢相信,使劲眨眨眼,没错,就是他!
他怎么跑这来了?
当这位“大学音乐教授”的个人标签在脑中一闪而过时,杨昆顿时恍然,敢情这里面的“大学”指的就是贸大!哦对,看他现在不过而立之年,估计离教授还差着点级别呢。
当着这位乐坛大咖的面唱自己的“原创”作品,怎么有种亲临《好歌曲》现场的感觉呢……
正胡思乱想之际,《那些年》的钢琴和吉它混合前奏已经响了起来,杨昆做了个深呼吸,单手扶着麦架,用如倾似诉般的嗓音轻声唱道:“又回到最初的起点……”
静静地伫立在舞台中央,双眼微闭,扶着麦克风,跟着钢琴、吉它和弦乐的合奏唱完主歌,随着短暂的间奏,轻快的鼓点介入的同时,杨昆松开麦架,手扫琴弦,“那些年错过的大雨……”
在许伟和麦田乐队的倾力合作下,这首歌的配乐已经制作得趋近完美,各种乐器的和声、对位部分也处理得相当默契,像他现在演奏的节奏吉它部分,等于硬生生地在原配乐上又增加了一个声部,多少就有点画蛇添足的意思。
倘若只是糊弄一下普通观众,这种形式远重于演奏本身的表演自然无伤大雅,甚至还显得更富观赏性,但在欢哥这样的大家面前,杨昆自觉还是不要献丑的好,是以第一节副歌唱完,便干脆舍了吉它不用,保持着双手扶麦的姿势,将整首歌完整地演绎了一遍。
不等尾声结束,欢哥便带头站起来鼓掌。
似乎被他的演唱激起了兴致,掌声稍歇之后,欢哥主动朝主持人要过话筒,问:“这首歌是你写的?”
杨昆背着吉它,双手负在身后,腼腆地一笑,“是的,请刘老师指正。”
以欢哥的博学多闻,这首歌之前有没有人唱过自是过耳便知,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笑着摆摆手,“指正谈不上,这首歌无论是歌词、旋律还是意境都已经表现得相当出色了,编曲和配乐也都很专业,只是在演唱方面似乎还可以再加强一下,这个有机会咱们再讨论,我现在就是想了解一下,这首歌从作词、作曲到配器、录音都是你一个人完成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