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昆之所以生起租房的念头,除了存放车辆需要,傅青梅和陈静也都说过有空会过来看他,考虑到年龄和身份上的差异,有处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总比临时找宾馆要方便得多,花费也不高,哪怕平时不住,偶尔临时休息或是跟校外的朋友见面也不错。
当然,以这个时代的房价来看,买房远比租房合适,别说二环以里了,就是在三、四环之间,随便买套房都有巨大的升值空间,不过杨昆没有囤房增值的计划,即便要买房,也是用来居住或临时落脚,既然是自用,在户型和地段的选择上就不能太过马虎,他对这个时代的京城了解相当有限,眼下没时间去细致考察,就只好先租套房子凑合一下。
俗话说靠山吃山,哪所大学周围也不会少了出租房和学生公寓,贸大附近虽然不像海淀区那样名校扎堆,却也集中了服装、化工、联合、金融等多所院校,专做学生生意的自然大有人在,专业的租房中介就有好几家。
走马观花地问了两家中介,对外出租的房源虽然不少,满足他的条件的却不多。
别说他了,人家中介的工作人员还纳闷呢,接待过这么多客户,各种各样的要求见得多了,有关心环境的、有关心治安的、有关心邻里关系的,这还是头一回听说有要求带车库的。
一路打听,连电线杆上贴的小广告都没放过,折腾了一个多小时,在贸大东门附近的一家中介里,杨昆总算找到了一套还算合适的两居室,就在旁边的芍药居小区里面,南面二楼带阳台,车库就在楼下,还是遥控车库门,紧挨着社区居委会,环境和治安都还不错,唯一的不足之处在于房子建成较早,户型比较落后,没有分离式的卫浴和饭厅。
反正只是临时落脚处,杨昆也没法要求再高,通过中介的工作人员和房东联系了一下,对方说自己住在郊区,看今天天气不好,怕一会下雨的话交通不方便,约他明天下午再过去看房。
这个年代的中介还是比较正规的,没有提前向杨昆收取任何费用,只是要求他拿学生证出来登记一下个人信息,他摸出钱包来问:“昨天刚报道,学生证还没办下来呢,驾驶证行不行?”
工作人员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一般情况下,选择在校外租房的基本上都是大二、大三的学生,除了和情侣过二人世界外,也是为了满足实习或考研的需要,大一刚入学就跑出来租房的不是没有,但绝对不多见。
简单登记了一下,杨昆从中介出来,还没过4点,天色已经黑得跟锅底似的,便在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