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高下立判(2 / 3)

重生之寒门贵族 深侯 2062 字 2021-06-14

贸。

在座诸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昆朋钢贸的忠实客户。

不忠实也不行,经过前阵子的钢材暴跌暴涨,名阳村标准件市场原有的几家线材经销商一个个先是赔得差点当裤子,等到行情看好时又找不到货源,折腾来折腾去,现在就剩昆朋公司一家独大。

凭心而论,昆朋钢贸前阵子宰客是狠了点,又不许赊欠,不过人家实力大、货源足、送货及时,现在的价格定得也算公道,大家做生意,求财不求气,放着现成的平价线材,没有谁会傻乎乎地掏高价运费从外地调货。

作为社交性动物,人们在判断一件事时,只要有超过两个以上的选项,便会下意识地分个亲疏远近。

一边是本地的原材料经销商,和大伙是长期合作关系,一边是专走上层路线,基本上不跟凡人说话,孰远孰近,一目了然。

没过多久,两方面意见便分出了高下。

与会者几乎是一边倒的支持建筑公司的方案,令包括刘运升在内的组织者们为之愕然,事先准备好的一肚子措辞都没派上用场。

会议尚未结束,消息便跟长了腿似地疯传了出去。

赵县长最先得知了结果,并第一时间拨通了谢海峰的手提电话。

听说大家众口一词地支持昆朋地产的方案,谢老板觉得有点棘手。

赵县长却不认为事态有多严重,“群众的呼声再高,最终决定还是要县里来作。”

谢海峰说:“话是这么说不假,但商城建起来是要对外销售的,客户们不满意咱们的方案,必将影响到最终的销售情况。”

赵县长想了想,问:“既然建筑公司的方案更实用,咱们为什么不拿过来自己做?”

谢海峰一时无语。

女秘书在旁边抿着嘴,想笑不敢笑。

国内商业房地产行业起步较晚,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展至今,许多条文、法规都不完善,相关的业界条例也不正规,人们对于房地产企业的认识还偏于狭隘,也很少能分清房地产商和建筑承包商的本质区别,赵县长问出这么外行的话来倒也不足为奇。

按一般人的想法,你昆朋公司的方案是不错,但资质不行啊,拿给人家做不是天经地义?

知道这种事一时半会解释不清,谢海峰也没多费口舌,只是模棱两可地答道:“不好说,这样,我先想办法跟昆朋那边接触一下,探探他们的口风,看看有没有转圜的可能。”

收到谢海峰的会面邀请时,杨昆正在和市农行的领导们见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