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的?”孙研清亮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异彩,“万一估计有误,第一志愿没轮上,被调剂到什么二流大学去,你可别赖我!”
杨昆一拍胸膛,慨然道:“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要生病,本来就是不劳而获,考得上就上,考不上拉倒,反正哥们又没有就业压力,就是想享受一下象牙塔里的安逸生活,到哪混不是个混?”
看着他拿出一摞复印好的高考志愿表,将外经贸的校名及工商管理专业的代码工工整整地填写在本科一批第一志愿栏里,叶小换得意地朝孙研挑挑眉头,孙研嗔怪地白了她一眼,见她不依不饶地举起右手向自己示意,无奈地摇摇头,伸手在她掌心轻轻拍了一下。
杨昆闻声抬头,看看她,再看看叶小换,诧异地问:“你们俩是不是预谋好了挖坑给我跳呢,怎么给我的感觉,你们比我还要兴奋似的?”
叶小换哼了一声,“替你高兴呢,大~才~子!”
孙研很干脆地白了他一眼,“没有!”
按照杨昆的想法,既然认定了外经贸,别的什么提前批、本科二批、大专类院校也就不用再考虑了。
孙研却不这样认为,她坚持说以他的分数,要考外经贸并不是十拿九稳,和叶小换一唱一和地劝说着,替他选了省大作为一本第二志愿,省经贸大学、经济学院为第二梯队,另外从京城选了两家商贸类专业比较优秀、录取分数比二本线还高些的大专院校作为替补。
杨昆在这里奋笔疾书,叶小换在旁边连鄙视带嘲笑:“瞧你挑的这些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是奸商出身来的。”
杨昆撇撇嘴,“没办法,谁让咱学不好数理化,又没个好爸爸呢,再说现在不是流行这个嘛。”
放眼整个90年代,国内工业不景气,国企工人整体收入水平有限,不少企业甚至出现连工人带工程师一起下岗的现象;农业也不景气,以邺河地区为例,一亩地打上四五百斤麦子,扣除口粮,交过提留农业税,基本上剩不下多少,发不出工资,连农技站的员工都要自谋生路。
赶上国家大力提倡下海经商,现实生活中也不缺乏杨昆这样经商致富的例子,从而给大家造成一种错觉,那就是不管什么行业,搞生产的都不赚钱,只有经商才能变大款,才能用上别人用不上的大哥大,坐上别人坐不上的桑塔纳。
在社会现实和国家政策的影响下,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报志愿的时候都不愿意去学工学农,外语、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