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各有优劣(2 / 3)

重生之寒门贵族 深侯 2123 字 2021-06-14

不少人都认为,如果不是易阳这潭水太浅,限制了谢老板的发展,其完全有可能成长为和万科、保利、碧桂园等巨头相提并论的房产大鳄。

当然,现在的谢海峰,还不是后世那位令人津津乐道的“谢半城”,其身家、地位和影响力,也远远无法和如日中天的昆哥相比,但人家入行早、经验丰富,单以建筑行业来说,其名气、人脉则远在杨昆之上。

至于另一家主要竞争对手,易阳县建筑公司,早已因经营不善而徘徊至破产整顿的边缘,眼下更是得靠着银行贷款以及喜羊羊为南环路分店支付的租金才能勉强给职工发出工资来,除建筑资质以外,要资金没资金,要队伍没队伍,整个一扶不起的阿斗,所谓的参与竞争,也只是陪太子读书而已,不足为虑。

抛开建筑公司不考虑,和海荣地产相比,杨昆并不具备什么优势,他名下甚至没有一定正规的房地产开发公司,相关的建筑资质更不用提,他所拥有的最大的也是唯一的优势,就是资金实力。

这些还都是次要的,真正令杨昆顾忌的,是站在他身后的赵县长。

标准件商城项目是赵县长提出来的,想把工程交给谁做,完全是他一句话的事,别人很难插手。

虽然杨昆的后台也不弱,但当领导的要注意形象和影响,县委主持的文化广场项目,政府不便参与,政府把持的标准件商城,县委同样难以介入。

在这种大背景下,假如没有杨昆半路蹦出来插一杠子,该项目妥妥地是海荣地产的囊中之物。

虽说整体对比并不占优,杨昆心中却没有知难而退的觉悟,连打了两场漂亮的阻击战、一只脚迈入亿万富翁的门槛之后,他对做事业的兴趣已经远远超过了挣钱养家的**,能和后世的大牛人掰掰腕子,本身就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挑战。

反复权衡,杨昆认为,在彼此实力接近、各有优劣的前提下,应该尽量避免和谢海峰硬碰硬地当面竞争,具体如何入手,还得想个稳妥、万全的策略出来,不过在此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注册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也好师出有名。

本着谨言慎行的原则,杨昆并没向钟立民透露自己的真实想法,旁敲侧击地了解了一些标准件商场项目的细节,刚准备起身告辞,就见大办公室的门一开,陈树德缓步走了出来。

“小钟,你给王医生打个电话……”抬眼看见杨昆,陈树德愣了一下,依着原话吩咐过小钟秘书安排医生过来帮自己看病,又问:“小杨什么时候过来的,怎么不叫醒我?”

杨昆抢着答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