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意见:“我看这张就不错,各位的意思呢?”
县委书记都说不错了,那自然是极好的。
统一了意见之后,陈树德开始安排具体工作:“刚才听建委的同志介绍说,具体的施工方案和图纸要一周以后才拿得出来,大伙不妨趁这段时间,先跟相关的施工队伍、花木市场、预制板厂接触一下,谈谈价格和订货周期什么的,市里的设计单位虽然推荐了不少企业,不过依我看,咱们还是要多打听打听,货比三家,以免吃亏上当嘛。”
见陈树德抬头看过来,杨昆赶紧举手求饶:“陈书记,不是我想偷懒,您也知道,我手头还有好几万吨钢材要处理,在座的各位领导都是搞园林绿化的专业人士,相关经验比我丰富得太多,像这类咨询、采购工作,还是麻烦各位多费心,我只管签支票埋单,您说呢?”
这话倒不是谦虚,只是杨昆考虑到整个广场的筹建及相关采购工作是个相当复杂而繁琐的工程,大到喷泉的管路、控制系统,小到休闲区的人工草皮、花树、健身器械、雕塑、凉棚、座椅、灯光、果皮箱,粗到大理石地砖、彩色便道砖的预制、铺设,细到太极文化长廊的采样、绘制,千头万绪,自己一个人精力有限,不可能做到面面兼顾。
另外,这帮官老爷们清水衙门坐得久了,难得有个像样的大工程,谁都想从中分一杯羹,谁也有三亲六故要照应,要是想本着节约成本的目的把采购大权揽在自己手里,事无巨细一把抓,那可就太没个眼力见了。
有那份闲功夫,还不如多考虑一下,即将划归自己名下的两片商业地皮该怎么利用才好。
人情社会,做官也好、经商也罢,讲究和光同尘,太过较真,只会寸步难行,在杨昆看来,只要这帮家伙闹得别太过分,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来个吃亏是福。
陈树德为官多年,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自比杨昆见得透彻得多,见他推诿得一干二净,心中暗赞这小子倒也识时务,脸上却没有任何表示,只是微微点头,“先就这么定了,有什么情况,随时向我汇报。”
好不容易熬到陈书记宣布散会,杨昆也顾不得保持什么大将风度,跟在座各位打了声招呼,一溜小跑地冲出楼门,开车直奔钢贸公司。
钻进办公室,杨昆连水都顾不得倒,抄起电话就给邵兵打传呼。
等他回过电话来,杨昆直接就问:“京城还有咱们多少货?”
邵兵说:“第二批5趟专列已经发出,还剩下不到一半,说明天上午一并发货。”
杨昆打断他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