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能和人家连老总建立起人脉关系,只是要想从全邺河地区数百万人口中找出这么五个人来,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任务。
他目前的人脉关系还主要局限于易阳县这一隅之地,在市区认识的几个人里面,从傅青梅、檀雅卓一直数到冯庆华,也都和邺钢那边扯不上什么联系。
素不相识,且毫无瓜葛,杨昆总不能就这么冒冒失失地跑到连老总面前,请人家拍板把大厦租给他吧?
此路不通。
同样的道理,他和邺钢集团的几位副职领导也搭不上线。
看在杨昆还算识趣的份上,那位副主任告诉他,像大厦招租这种小事,根本没必要劳烦那几位大神,邺钢附企三产公司的经理就能直接拍板,当然,要是有上面有关系,随便哪个领导肯出面打声招呼的话,成功率更高。
杨昆心说,老子有毛的关系!
人家有关系才是真的。
如果不是给三产公司那位经理打招呼的领导太多,需要权衡利弊的话,大厦的承租权恐怕早就名花有主了。
前思后想,杨昆觉得,实在不行的话,也只有祭出金钱开路这一终极杀招。
不过就算是金钱开路,也得想办法跟那位经理搭上关系,至少也得先混个一面之缘,否则的话,想送钱给人家都怕没人敢接。
知道这种事不可能一蹴而就,反正离大厦交工还有半个多月时间,杨昆也不着急上火,本着曲线救国的想法,请这位副主任一起吃了个饭,加深印象,同时旁敲侧击地打听那位三产公司经理的背景、喜好、家庭成员等个人信息,以及有没有通过这位副主任跟人家搭上话的可能。
一顿饭吃到尾声,常三和虎子也给新车上好了牌照,过来和他们会合。
看到杨昆的奥迪时,那位副主任已经颇感惊诧,再见到两辆崭新的捷达车的牌照号码“44444”和“99998”,震惊之余,对杨昆的态度也有了明显的变化。
虽然这位副主任明确表示,其在三产公司也只能算是一名中层干部,和公司一把手交情一般,跟集团几位大佬更是毫无瓜葛,不过好歹也算是有了个不错的开端,对于今天的收获,杨昆还算比较满意。
回到易阳,按当初的想法,他将两辆捷达分别配给何平和车行使用。
对于杨昆提出的车价各担一半,日常使用和保养费用分别由其使用者自行承担的建议,何平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倒不是舍不得掏这一半车钱,只是何平觉得,一辆捷达十好几万,已经远远超过了烧烤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