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的公职人员也不在少数。
有的人发家致富,提前过上了人人羡慕的小康生活。
更多的人在无情的商海中撞得头破血流,不得已铩羽而归,顶着昔日同僚嘲笑、怜悯的眼神,硬着头皮回到旧单位,从头做起。
无论这些不甘安于现状的人们成功还是失败,对于那些依然守着铁饭碗不放的公职人员来说,虽然自身的收入普遍不高,却都有着机关人员特有的矜持和骄傲,一般不太看得起自食其力的个体户。
反过来,腰缠万贯的土财主们也不大看得起那些腰包干瘪却自命不凡的家伙。
前几年有句很流行的话,叫“造导弹不如卖茶叶蛋”。
这里的茶叶蛋,指的当然不是棒子们所说的珍稀程度堪比切糕的那种。
类似的说法之所以大行其道,用杨昆的话来形容,其原因就在于“现在的公务员不吃香!”
当然,现在还不流行“公务员”的说法。
国内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要从9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在小范围内进行试点,现在的人们谈论公职人员时,一般都会用“干部”这个词来指代。
所以,杨昆这句玩笑话只是跟自家人闲聊时顺口蹦出来的,并没有满世界显摆的意思。
别人也理解不了。
不过在90年代中期,和生意人相比,干部们的工资收入确实不值一提。
同时,受素质良莠不齐的乡镇干部所拖累,现在的干部形象整体不佳也是不争的事实。
刘运升身为副县长,堂堂一位副处级干部,其修养、境界自然不是一般的乡镇干部能比的,不过受主流的意识形态影响,对于个体户的看法和认识也不会显得太过积极。
他知道儿子在学校里和杨昆最为投缘,心里便始终有一层若有若无的忧虑,担心刘小亮从他身上沾染到太多重利轻义的商人本性,对其今后的发展不利,也有借此闲聊的机会敲打、警告一番的打算。
只是和杨昆接触过两次后,其恰如其分的表现,多少打消了他心中的一部分顾虑,事先准备好的劝诫之言也就没有贸然出口。
在他暗自考量、评价杨昆的同时,杨昆也在揣摩他的心思和用意。
其实做生意和做官在很多方面都有共通之处。
例如琢磨人。
体制中人要揣摩上意,避免行差踏错,生意人也要研究对手和合作伙伴,趋利避害,谋求最大利益。
以杨昆心态之成熟,心思之敏锐,自然能体会到刘副县长言下未尽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