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店以后,一个月数万元的纯利润,抵得上一般职工家庭好几年的纯收入,让他的眼界一下子变得开阔起来。
现在的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无所事事,整天在街上游手好闲的小混混了。
直到此时,他才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了杨昆经常说的那句话:经济基础决定意识形态。
钱包鼓起来了,个人野心也开始随之膨胀。
在杨昆的社会关系里,何平和他结识得最早,亲眼看着他由一个一文不明的穷学生,一步步发展到如今的势头,要说不羡慕是假的。
好在他这人最大的优点就在于有自知之明,对于杨昆的生意眼光、胆识魄力、交际能力以及跳跃式的发展速度,他心里除了羡慕、佩服之外,生不出其它的负面情绪。
最令他羡慕的,就是杨昆有一个漂亮、活泼、温柔、体贴的女朋友。
和心思单纯、无欲无求的叶小换相比,越来越拜金、轻浮、刁蛮任性的宋玉芳简直像个泼妇。
对,就是泼妇。
这个想法一旦在心里生了根、发了芽,对她的厌恶感便开始每日俱增。
尤其是每次欢好之后,她赖在他怀里要这个要那个的时候,何平就忍不住会想,如果换成杨昆是自己,他会怎么应付她?
当然,他也知道,以杨昆的眼光,是断断看不上这种不知满足为何物偏又自以为是的女孩子的。
有时候被她缠得烦了,何平火气上来,真想抓一把钞票摔到她脸上,叫她有多远滚多远。
好在他的性情还算温和,不愿对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乱发什么脾气,而且看在厮混了这么久的情份上,也不想真正地撕破脸皮,只是偶尔冷落她一阵子,希望她能藉此反省一下自己。
不过从她今天的表现来看,这么做并没有起到什么明显的效果。
这些杂七杂八的念头直搅得何平心乱如麻。
宋玉芳不知道就在这一瞬间,何平脑子里已经开始重新审视起两个人的关系,只是自顾自地问:“怎么不说话了?你们俩同一天开的店,生意一样的好,怎么人家又是买表又是买车的,你就连个囫囵话也不敢说?”
心态起了变化,何平反而不像平时那样容易被她激怒,把纸、笔、计算器收拾到抽屉里,将账本锁进保险柜的同时,慢条斯理地说:“火锅城是人家的,烧烤吧也有人家一半,你说能不能跟人家挣得一样多?”
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没错,店里的生意是挺红火,可开饭店不像你想像的那么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