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农行的贷款还没到位。
他这次过去的目的,不单是购买帕斯机,还准备采购一批进口电视,同时又想买车,这就需要一大笔现金。
而两家分店的结构改造、装修、人员配置等方面,也要源源不断地投入资金。
当然,以火锅店和街机厅的造血能力,即使没有农行的贷款,他也有把握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筹到足够的资金把两家分店办起来。
和银行打交道的根本目的,一是结交人脉关系,二是刷信用等级,为以后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考虑再三,杨昆还是准备等农行的贷款到位之后再动身。
两家分店、家电卖场、副食批发,差不多就是他在春节前的全部商业计划。
决定了大致的发展方向之后,他把注意力转到更长远的事项上来。
首要一点就是明年的高考。
人常谓无知者无畏,杨昆则认为,这话其实完全可以反过来考虑。
随着接触的人和事越来越多,面对的社会层面越来越高,杨昆也渐渐地意识到了自己在经验、阅历、眼界方面的局限和不足。
如果说当初上大学的想法只是为了满足前世的遗憾,那么在经过这么多是是非非之后,现在的他,更想通过系统的学习和更多的人际交往来提升自己的境界。
按照他本来的计划,凭借他和韩学彬的哥们关系,届时“借用”他的高考成绩应该不难。
难的是如何操作。
从建档、报名到参加考试,再到和相关学校的招生部门联系、调档、录取,这中间一系列的环节,都需要有精通这方面“业务”的专业人士帮忙运作。
要想到时诸事顺利,就需要早做打算。
和公安、工商等方面的关系相比,杨昆在教育系统内的人脉可谓少得可怜。
他平时倒是和体卫处的几位头头处得不错,从旁敲侧击打听到的情况看,包括聂老师在内的几位体育老师都曾或多或少地经手过类似的“业务”,只是他们在大学方面的关系仅限于几家体育类院校,和杨昆的目标相去甚远。
反复对比之后,杨昆认为张玉清是个不错的结交对象。
首先一点,作为教导处主任,他本人就负责招生、高考建档、报名等方面的工作。
其次,他给杨昆的印象不错,和气、精明、不端架子。
最重要的一点,从他几年后开始担任一中校长直至退休的发展趋势来看,应该是个有野心也有能力的强势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