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主任来往比较多,彼此也挺投缘。
他知道,对方也在谋求一中校长的职位,而且希望相当大。
他瞄准的是对方即将空出来的位置。
局办主任的职级虽然不高,但进可上,平可调,既能跟领导处好关系,又能锻炼人的公关和管理能力。
至于他的远期目标……好吧,现在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
想进步,就要活动,就要请客送礼,就要未雨绸缪。
等到来年,形势已现的时候再去抱佛脚,为时将晚。
所以在这段时间里,张主任用于人情往来的花销相当大,并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人情交际还要继续下去。
与此同时,他还在帮爱人跑中高职称,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虽说有舍才有得,但花钱如流水的后果,就是对于眼下的机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且张玉清还有另一层顾虑。
后勤主任王旭东凭着这几年承包小卖部赚的钱,也很是结交了一些实权人物。
假如自己从他手中把小卖部抢了过去,他会不会背地里捅刀子,坏了自己的长久之计,也是未知数。
所以,对于要不要参与这份承包权的竞争,张主任颇有些犹豫不决。
和爱人沈老师商量的结果是,看情况再说。
这些烦恼,和杨昆无关。
他只是按部就班地上学,回家,每天关心一下饭店装修和筹备进度,和小叶子谈谈情,么么哒。
对于学校领导鼓捣出来的这场闹剧似的竞标,昆哥嗤之以鼻。
站在他的角度来考虑,校方声称的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服务水平,全是空话。
这么折腾的结果,只不过是给学校多创一份收入,凭空增添的这部分费用,最后还不是转嫁到学生们的头上?
从一个小小的校内商店,到影响国计民生的石油电力,疯狂赢利的背后,不在于经营者的水平有多高,不在于其经营方式有多先进,归根结底只有一个原因,垄断。
在他看来,无论是大食堂饭菜的质量,还是小卖部商品的价格和服务,想要有一个本质上的改变,唯一的办法,就是引入竞争机制。
当然,对于现在衣食无缺,生意也开始走上正轨的杨昆来说,这些想法都只是无病呻~吟而已。
对于老师和同学们为之议论纷纷的,关于承包小卖部能否挣钱,能挣多少钱这个话题,他也只是袖手旁观,偶尔发言,却没有参与竞争的兴趣。
首先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