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来的丰厚利润,引起不少教职工的觊觎与不平。
借由职务便利,小卖部的承包权一直把持在后勤主任王旭东和他老婆手里,以前也只是微利经营,但从去年实行封闭式管理后,不少有心人就看到垄断经营带来的商机,开始明里暗里做手脚。
以他的眼光,自然能看出这些举报信不仅仅是出自学生的手笔。
据此不难猜到,同样的信件内容,也不仅仅会出现在自己的办公桌上。
学校虽然是个半封闭式的小社会,但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
矛盾激化到这种程度,再不管,就会出乱子。
但具体怎么管,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逢年过节,到卢校长家走动的下属中,数王旭东送的礼最厚。
年年收礼,总不能光收礼,不办事。
小卖部的承包经营合同是三年一签,今年的阳历年底正好到期。
算算时间,离95年元旦还有一个半月,时间充裕得很。
卢校长把王旭东和分管后勤的副校长召到办公室,闭门商议。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是一中这种半封闭的环境。
王旭东早就收到了风声,知道学校准备收回并重新分配承包权。
他当然不甘心就这样白白地把嘴里的肥肉吐出来。
虽然小卖部地方不大,卖的也都是些文具、零食之类的小商品,乍看上去没什么太大的油水,可架不住学生多。
仅以目前的情况来看,18个班级,上千名学生,加上住校的教职工和家属,每天的营业额和利润说出来,能吓人一跟头。
考虑再三之后,他向在座的校领导提出一个看上去最公平,对他本人也最有利的办法。
竞标。
三年的承包权,每年承包费起价1万,上不封顶,价高者得。
同时他还向几位领导建议,为避免因当面竞价而影响到教师们之间的正常同事关系,竞标时不妨采用暗标的方式,凡报名参加竞标者,每人均有一次投标机会,将自己的心理价位写在信封里,交校领导统一审核,不记名唱票。
这个看似公允的建议得到了诸位领导的一致赞同。
这些建议和竞标底价是王旭东反复思考和衡量后总结出来的。
他最后一次和校方签订承包协议时,承包费是每年5000元。
一次将底价提高一倍,一年1万,三年就是3万,这个数字足以吓退大部分心怀觊觎的同僚。
当然,对于某些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