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变化未及(2 / 4)

重生之寒门贵族 深侯 2893 字 2021-06-14

好几年前,有些本地商人就偷偷干起了倒买倒卖的勾当。

胆子小点的,到大城市的海关或华侨收购站找关系、托熟人,收购那些非正规进口渠道进来后被政府进行课税处理从而合法化的商品,例如海关罚没的水货,以及一些华侨或出国人员在政策允许情况下带回国内后再行转让的进口家电。

胆大的干脆直接找到源头,以极为低廉的价格收购水货,赚取数以倍计的回报,不少人借此赚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杨昆胆子很大。

据他的估计,乘火车去南方,倒腾些进口电器回来,就算时间紧迫,着急出手,也能小赚上一笔。

前提是不出意外。

屡次被专政的经历使杨昆具有相当丰富的经验,以及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

第一次或许要担些风险,但只要路子趟熟了,关系打好了,以后的回报还是相当丰厚的。

杨昆打算以现有的全部家当为本钱,以五到七天为一个周期,用赚来的利润维持工地的正常运转。

等把房子盖好,立刻收手不干。

他明白贪心不足必受其害的道理。

但他不准备把自己的想法透露给母亲。

以她谨小慎微的性格,绝对不会同意他拿家里仅有的几千元钱去冒险,尤其是这种一旦被揪住就会血本无归的生意。

他打算来个先斩后奏,连夜上路,只要事情能办成,哪怕回来后被母亲狠揍一顿,他也认了。

计划本身没有问题。

但是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

没到晚饭时间,那位本家大伯又来了。

杨昆恨得直咬牙。

咱家刚办完丧事,您老好歹活了这么大岁数,一点都不知道忌讳么?

身为晚辈,他没资格指摘对方什么,只有在旁边当听众的份。

对方直接把价格提高到了1万。

刘素芬明显动心了。

杨昆不放心了。

他怕自己前脚上路,后脚母亲就把地基给卖了。

站在本家伯父背后,他一个劲地给刘素芬使眼色。

她假装未见,只是犹豫再三,始终下不了决心。

杨昆憋不住了,插口问买家是谁。

大概觉得火候差不多了,本家伯父说出了买家的身份。

赵一民,县办玻璃厂厂长。

杨昆知道这个人。

作为目前为数不多的尚能盈利的企业负责人,赵一民在易阳县城算得上知名人士,有头脑、有能力也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