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那我就说说,不过我知道的也不多……”于是张学便把一个惊天大秘说了出来……
原来,张氏三兄弟与赵老是盗墓流派中摸金校尉的后人,赵老算是正宗嫡传,但他不做这些,张氏三兄弟是分支,但还在从事这行。
“摸金派”这一盗墓流派与发丘、搬山、卸岭三门并列。
但这三个流派到了宋元时期可谓青黄不接,人才匮乏,因此往往被认为,其它三个门派传承就此断绝了,就只剩下摸金一门。
摸金派门徒被称作摸金校尉,是盗墓贼中与搬山道人、卸岭力士、发丘将军并列的称呼。
摸金校尉与别家盗墓门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门规上和行事手法上的不同。
摸金校尉更喜欢单打独斗,除非一个人冲锋陷阵过于困难,才会与自己十分信任的搭档组建五人以下的盗墓小组。
摸金校尉深信祖师爷订下的鸡鸣不摸金的规矩,也就是夜盗,鸡打鸣了,不管做没做完,是否得手,都要马上收手。
摸金校尉进入墓室必须在墓室的东南角点燃一盏油灯或一支蜡烛,因为他们担心“鬼吹灯”。
所以《鬼吹灯》才会有这样的情节:主人公之一的胖子看见蜡烛熄灭了,就质问主人公老胡蜡烛买的是多少钱一支的。
当得知买的是便宜货的时候,他们还为此发生了小争执,其实是因为“鬼吹灯”而紧张的反应,然后他们就得考虑是不是把拿的宝贝还回去的问题了。
当然,《鬼吹灯》只是小说,为了吸引读者,才会出现这样的镜头,真正的摸金校尉如果看灯灭了,不管蜡烛是好是坏,会二话不说把东西还回去,盗墓算是失败。
摸金校尉擅长通过星象风水的知识,比如“寻龙诀”和“分金定穴”的本领和技艺,准确定位墓地所在,说白了就是走的技术流。
摸金校尉只能对大的墓葬下手,普通平头老百姓的墓葬绝不能动,这是规矩,还有就是摸金校尉每次盗墓只能拿走一两件明器。
一方面要给同行留口饭吃,另一方面摸金校尉做事儿不做绝,这是给自己留后路,所以这一派才会从远古一路走来,人才济济,少有灾祸,就是不贪心。
不然就上次黄泥村发生的诅咒事件,盗墓者就休想存活下来,这也是他们对盗墓留有余地的原因。
发丘派在盗墓史上晚于摸金派出现,到了东汉时期才有,其门人自称发丘将军,又被称作发丘天官或发丘灵官。
其实发丘将军与摸金校尉在盗墓的手段上虽有差异,但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