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东宫开箱子(2 / 3)

一句话里诸多陌生词语,但好歹也能听懂。

“便是差上一半也是好的啊!”

魏征激动得双手颤抖。

他小时候家中贫寒,亲眼见过贫民百姓交不起赋税流离失所,对民间疾苦感触最深。此刻几乎要潸然泪下了。

“若是良田,产量应该在六到七成,下田恐怕只有三到四成。”

“够了够了,有此嘉禾,魏征死而无憾!”

“陛下此前封赏薄待了,如此良种,神农再生不遑多让!”

李世民撇撇嘴,暗自腹诽:之前可是你魏大喷子站出来第一个反对我的。

却见罗源笑道:“陛下的封赏我也不懂,不过我这除了麦子,还有别的东西。”

说着逐个打开箱子。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多种小麦,但也有很多地方水源不足,只能种粟米,这种红粟三号,亩产千斤,且不挑水肥,放在大唐也能有个七百斤吧。”

李世民赶忙接过来细看,他起家的关陇地区,就是旱地居多。

罗源只是随手把手里的粟递给他,又开了一个箱子。

“老是只吃粟米和小麦难免会腻,这种高粱耐贫瘠盐碱,亩产百斤左右,可以做馍馍,也能做成青储饲料喂牲畜,适合草原地区。”

长孙无忌珍而重之地接过,这东西他熟悉又陌生。

历史上的高粱两汉魏晋时期就传入华夏,但传播范围并不广,产量也有限。

“对了,高粱还能酿造粮食酒。”

嗜酒的李世民眼睛一亮,作为皇帝,他虽然好酒,却要为天下人作表率,不能痛饮,以示堆粮食的珍惜。

就这还被魏征劝谏了好几次。

“以后吾也能痛快喝酒了。”他畅快地说。

然而罗源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内心嘲笑:就你那遗传的心血管疾病,还喝酒,等我想办法给你彻底戒了!

不过这还不是此刻的重点。

他摇摇头,继续开箱。

“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就这几种。接下来才是最重要的大杀器。”

听到这话,他们互相看看,一脸不可思议地攥着各自手里的农作物,凑到了新开的箱子面前。

“玉米,华夏南北皆可种植,产量百斤,优点是口感好,能做饲料,耐寒耐旱,山垣坡地皆可种植。”

“红薯,可酿酒,也能喂猪,亩产五千斤。”

五人齐齐倒吸一口凉气:“五千斤!”

罗源却不屑地解释:“别看产量高,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