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西北民生稠密,既能解决地方绿营兵源,还给供给大军粮草,朝廷就不会每次都因西北军情陷入被动。
想法虽好,可真正坐起来,却是不容易。
毕竟这个时候,百姓都重乡土情,鲜少有主动移民的。有官府艹办此事,还不知搅得多少百姓不安定。
曹颙虽想到这些,却不好多说,这是年羹尧的提议,却也是雍正的决断。
雍正没有让他随常寿一起驰驿西北,也算恩典,如今可正是三伏天气,若是驰驿而行,好人也得熬掉半条命……李氏在平亲王府住了十曰,眼看着曹佳氏渐好,精神头也足了,就提出回曹府。曹佳氏却是舍不得,还要再留她住些曰子。
李氏原还在犹豫,却是得了消息,高太君病了。
她心下着急,想要过去探病,就再也留不住。
曹佳氏无法,只好叫人预备马车,吩咐四阿哥福秀送李氏去李家。
平王府的大阿哥福彭,早年养育宫中,新皇登基后,待这个族孙也颇为喜爱,仍留他在阿哥所,与几位皇子阿哥为伍。
瞧着那意思,是非要等福彭大婚后,才能放他出宫。
因这个缘故,平王府中诸阿哥中,就以四阿哥福秀为长。
曹佳氏卧床,李氏虽过来照看,但毕竟不是王府的主人,福晋饮食有需要调剂之处,李氏便请外孙福秀说话。
福秀今年十四,眉目俊朗,老成稳重,侍母至孝,待外祖母李氏亦十分恭敬。
李氏早听曹佳氏听过想要亲上加亲的话,心中也属意福秀,待他也比其他几个小外孙更亲近。
早在高氏在曹家时,福秀拜见过那位“曾外祖母”,如今听说她病了,也替李氏着急。毕竟是年过半百,着急上火的也伤神伤身。
结果祖孙两个火急火燎地赶到李家时,却是看到高老太君好好的,坐在炕上摘豆角,除了面色有些憔悴外,并没有其他不好。
李氏一路赶来,出了一身汗,见了这个情形,却是说不出话。
倒是高氏,见她没有打发人来说一声就过来,还带着亲王府的阿哥,心中诧异,道:“大热天的,你怎么来了?过了暑气怎么好,还带着四阿哥?”
她口中虽斥责,可心中仍是欢喜的,不迭地吩咐王氏与孙氏预备瓜果上来,又叫她们去厨房准备添菜,好留李氏与福秀用午饭。
因晓得李氏爱吃素菜,高氏还专程吩咐孙氏一句,要烧个糖醋白菜。
李氏过来一趟,想要陪高氏待半天,便打发福秀先回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