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老皇帝和大清帝国之间,也是保持了一定联系的。这种联系,被联合帝国默许存在,并没有因为他们控制着穿越结界而掐断。
所以,乾隆老婆你教他在联合帝国的境遇,用比较隐晦的方式,传回了国内。清朝大臣之中,也颇有几个人站出来为乾隆老皇帝说话,他们认为,他们尊敬的皇帝陛下之所以受到讽刺和挖苦,完全是因为联合帝国招待不周,至少是因为他们没有把礼仪问题说明白而造成的。
这种观点,在大清帝国内部是很有市场的,尤其是在上层统治阶级之间,然而,他们的观点并没有传播到联合帝国去,因为,他们没有任何的媒介,作为他们观点的传播载体。
在看看联合帝国那边,依然将报纸等媒体,不要钱一般在大清国到处传播。即便是不识字的裤脚,闲话也会掏出一两个铜板来,买上那么几张报纸,哪怕只是看一下精美的图片,也是极好的。
更何况,还有那些读书识字的士大夫们,他们不光能看到图片,更能明白报纸的文章所要传达的意思,一时之间,无论老婆你用怎样**的言语来描绘自己的境遇,他们也知道,他们尊敬的皇帝,在国外丢人丢大发了。
这种失望的情绪,在大清国内迅速的蔓延。一般百姓的想法自然不会引起朝廷的重视,然而,那些底层文人的观点,则很容易引发朝廷的关注,很快,朝廷意识到了这种失望的情绪,正在引发某些不好的倾向,比如说,已经在西南一带,冒出没一头的白莲教,正在利用相应的理论,散播大清朝气数已尽的歪理邪说。
对此,大清王朝自然要表示严正抗议了,于是,他们派出了他们的全程,钮钴禄和珅,来谈判。
和珅见到黄小花的时候,对方正在悠哉悠哉地啃着烧鸡,在大清朝的日子,显然要比大宋朝差一些,尤其是在饮食方面,宋朝人是非常会吃的,这种附庸风雅的副产品,在北宋时期,已然成为了一种文化,即便在偏安一隅的南宋,也不遑多让,但是,在明清时代,则已经退步了很多,尤其在满清入主中原之后,有很多饮食文化都已经变了味道。
更何况,黄小花也不太欣赏古代的饮食文化,他更愿意带着现代的饮食文化,回到过去,洗涤他们的灵魂,于是,和珅就看到了这一幕。
这厮,竟然一边喝着化,然而,他的心中显然与和珅不是一个想法,只不过,递过来的银票,是不能装作不理的。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将银票揣了起来,后来想想又不对,立刻召唤进来一个家丁,让他去把银票都已拿出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