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能力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他心里终究是个什么样的想法呢?
揣测人心并不是苏哥的强项,在思索了片刻之后,仍然没有找到答案的他,决定忽略屈原无缘无故提出来的要求。但是这个家伙还拦着自己的马头,似乎准备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自己的观点。
豁出性命去,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上辈子,他就跳进了汨罗江中。于是现在的人们,才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惯。
可是在这茫茫的蒙古草原之上,方圆几十公里之内,都没有一条像样的河流,让他可以纵身一跃。苏克现在都有些恶意的想,他第一时间抱住自己的马头,是不是就因为周围没有让他施展才华的地方。
不过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实在不行,他腰腹之间还悬挂着一柄长剑,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那是明清时代读书人的写照。对于曾经活跃在战场前线的屈原来说,杀敌的本事可能寥寥无几,但自己抹脖子的能力,他自信还是有的。
不过平时充满暴力的苏克大帝,今天不知为什么,突然显示出了他仁慈的一面。只见他轻轻地点了一下头。就带领着自己的卫队,掉头向京城回去了。
居然没想到,自己竟然就这么轻松地说服了这位皇帝。要知道,平时这位充满暴力色彩的皇帝,对于劝谏者一向没有什么耐心。但是这一次,原本留在她心中的印象,似乎不再那么有用了。
远远的送走了这位嗜血如命的皇帝,屈原打马扬鞭,发挥自己来的地方。
在那里等着他呢,是和他臭味相投到李白,还有苏轼辛弃疾等一众人等。他们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是因为苏轼接受了好友沈括的邀请,成为了后勤保障部队的一份子。
于是,他就借着寻找帮手的名义,招来了这么一群狐朋狗友,准备在行进的路上,顺便一同游山玩水,吟诗作赋。
对他们而言,战争是属于那些士兵的,至于他们就去闻一闻,职责便是为了帝国文学事业的发展,制造出一片又一片的宏伟巨作。
但是一路之上,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把苏轼和他的朋友们给忙坏了。他们当中几乎没有人,像他们想象中的那样,还有闲情逸致在半路上吟诗作赋。
知道这几天,参与这场战争的大部分部队,都已经到达了指定位置,他们的工作才慢慢的变少,也才有了喘息的机会。
如果他们最终没有得到游山玩水的机会,因为这帮文人墨客们,最忌惮的人,出现在了这片战场上。
自古文人相轻,而文武终归殊途,自从科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