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九章 进击的巨人帝国(2 / 4)

为农民的合法所得。

这让大部分中性耕农,都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在大明朝廷正准备增加辽饷的时候,新来的这个什么诸葛大人。还没有苛捐杂税满天飞,而且还免费发放粮食和农具,略微增加的那一点税收。根本不算什么,权当是买种子的花销了。

但是这样的安排,还不如在数量上保证大军的粮食需要。因为在山东这个省,中性耕农所拥有的土地,只占总量的一小部分,其余大部分土地,都掌握在少数的几家豪强当中。

其中,现在还有几个明朝的藩王。根据当初的协议,这些藩王将继续留在这个曙。但他们的行为,在收到明朝法律约束的基础上,还要受到大越国的法律约束。…

不过,像德王和鲁王这样的藩王,不要说什么从来没听说过的大越国,就算是皇明的铁律,在他们心中也不见得有什么位置。这帮人,收拾起来,很容易影响到同大明朝的关系。

相比起这些个藩王们,还有一个更难对付的地主。那就是衍圣公的后裔们。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得还算可以,总算没有像明代的周王那样,子孙后代一大堆,开封城里,郡王就是两位数。

虽说如此,不过孔老泥鳅家的香火,却从来没有断过。加上历代朝廷为了笼络读书人的心思,不断地对他们加以恩赏。早就已经造成了他们尾大不掉的态势。

不论怎么说,王朝更迭,都需要读书人来帮助他们治理江山。作为读书人的标志性存在,他们的尊严是不容践踏的。

撇开这些个极其难对付的大地主不说,剩下的豪强地主,也不是可以用手指头就可以轻松戳倒的。

但是新朝廷总要有个新气象,总是因循前朝的规定,只会让这些大力我们气焰更加嚣张。

犹豫了许久之后,诸葛亮最终我还是决定,对这些豪强地主们,采取强硬的手段,从他们手中夺来足够保证大军和帝国日后发展所需要的土地。

正好,刚刚组建起来的六支新军,还没有演习的对象,他们当中,大部分都是农家子弟,对于豪强地主,心中当然充满了敌意。

诸葛亮没有理由不利用这种阶级矛盾,更何况,他在重生之后,已经修炼变成一个强烈反对土地私有制的人。

土地的使用权分配状况,要时刻掌握在国家的计划范围之内。一个没有能力调控国内土地分配状况的帝国,根本不配在这个星球上屹立。也就是说,只是封建王朝以来,无论东方与西方,所有的帝国,其实都是自我陶醉的扯淡存在。

土地,这个关乎到所有公民生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