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重生者来说,都是很熟悉的一幕,但是那些从二十一世纪来到这里的人,说不定还不习惯这样做。不过他们只要把四位皇帝当成是他们的老板就行了,其实他们实质上就是帝国的老板。
撇开这点小小的值得担心的地方,诸葛亮倒是觉得以后的行政方案才是最大的问题。宰相这个活计,从来就不是个让人愉快的工作。
更何况这个大越大同主义帝国还是个四帝共治的帝国。即便他们之间协同的很好,那也得诸葛亮和他们之间有默契才行。可是除了沈宇之外,他还剩下的那三个人虽然已经很熟了,但是绝对还没有到惺惺相惜的地步。
再加上,即将要担任朝臣的重生者们来自不同的朝代,他们处理相应事务的方法根本不同,本来就相互之间难以兼容,还要按照都不熟悉的锦绣国的行事规范去处理,这不就更让人炸毛了吗?
再再加上,来自不同朝代,不同地域,甚至不同氏族的朝臣们很容易就在一起结党营私。到时候党争的趋势肯定会出现在朝堂上。诸葛亮当然知道那些为了反对而反对的人,到时候肯定不会把黎民百姓的感受考虑在内。
再再再加上,随着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大,肯定必须要吸收一部分当爹知识分子加入。到时候怎样对待他们这个问题先不说,从第一步开始的选拔问题就很难敲定。如果继续照搬宋代的科举制度,那显然是落后的,但是使用锦绣国的公务员考试制度,那其实跟科举是换汤不换药。
有些人可能会嘲笑那些之乎者也不中用,其实,在二十一世纪学到的那些知识,有很多都是和之乎者也一个性质的东西。有很多大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后,很快就发现还有很多重要的生存技能需要学习。
学校,或许更多的只是用繁重的脑力劳动把躁动的年轻人给束缚住。而学生则像是自来水管中的水,前进的方向已经制定,你们有权利去选择,只有成为这个游戏当中的顶级玩家,才有可能参与到游戏规则的制定当中去。
然而大越国对于人才的迫切需求,显然就成为不能把学校当成牢笼使用的重要原因。这里必须盛产最出色的人才,专业化、实践能力强、相关知识掌握得好,恐怕都将是重要的环节。
可是如何考核才是真正的症结所在。要求永远都是好做出的,执行却往往是最难落实的。
一下子有这么多的事情涌上心头,诸葛亮要是不心里发愁才是活见鬼了。
沈宇看到诸葛亮脸上的表情,笑呵呵的说道:“你要是觉得累,大不了可以多找几个宰相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