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零章 熊威慑-下(2 / 4)

的话,能挣到几个钱。”

诸葛亮“啊呀”一声。随着网络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报社已经不得不走向网络化。传统的纸质媒介已经越来越缺少市场。但是在古代,不光不存在这个问题,他们还能掌握到穿越世界的第一手资料,然后把它们整理成锦绣国人喜闻乐见的穿越故事,在锦绣国出版。

这样一来,他们不但在穿越世界挣了钱,还可以在锦绣国国内进行敛财。然后用到手的资金,购置机器,或者直接建立一家网站,于是乎,最简单良性发展循环就出现了。

“我明白了。”虽然王祯的说话方式是照着诸葛亮的智商给的,但是诸葛亮也得明确的告诉他,“以后有空,我也去找一个两头挣钱的行业去。”…

王祯笑了笑,带着诸葛亮登上马车,回到了小熊城。

“武侯来了。”司马光的旁边,司马迁笑眯眯的迎了上来。这位历史上曾经被阉割的史学家,今天把姿态摆得比魏忠贤还低。但是诸葛亮很清楚,比起史学家德操,和他并称的司马光远远不及。所以诸葛亮的态度,倒是也没高出去多少。

“我听说转轮排字架已经安装好了。那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开工啊?”

听到司马迁这么问,诸葛亮不禁有些尴尬,于是赶紧转过身去问王祯。

王祯心里清楚,诸葛亮根本不知道这些事情,于是替他圆场道:“转轮排字架虽然已经安置妥当,就在洛水边上。使用水力驱动。但是,我们的造纸作坊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即便开工,也不能保证原材料的持续供应。”

“哦,原来是这样啊。”司马迁显然还有些失望,诸葛亮见状劝慰道:“主公在这里,用粮食换取人心,有了人心作为基础,以后的各项事业进展起来都会很快。”

司马迁对诸葛亮的说法不置可否。对于新兴事物的威胁,其实不光是我们所熟悉的老观念,还有新兴事物创造的利益本身,这利益,一定会引来一群垂涎三尺的狼崽子。

司马迁的想法就这么一闪而过,就听到身后有人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众人回头看去,发现那人是苏轼,于是由诸葛亮开口问道:“子瞻,发生了什么事情。”

“四世三公的那个草包后代,到我们这里抢种子来了。”

司马迁心中大叫一声:“果然如此。”

世家大族把持的商业利益中最大的一块,当有人试图冲击他们的时候,一定会有人站出来的。现在冒出来的袁术,就是那个急先锋。

诸葛亮冷笑一声,说道:“刚准备办报纸,就有人送上门来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