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八章 大汉农牧9.75(2 / 3)

的各种饭菜面前跳了很长时间,而张载则是随手点了几个菜,已经提前去占座位了。苏轼一向都是很有讲究的,吃饭都能吃出门道来,所以她才会弄出什么东坡肉,东坡肘子。能把注意力放在渺小的事物之上,是当时的士大夫们不曾多见的品质。即便他们当中有几个另类的人,也只是把固有的东西记录下来,而不是把已经有的东西加工成更好的东西。这两种劳动的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

苏轼在十分钟之后,才端了几个包子,一小盘红烧茄子出现在张载的面前。张载已经吃到一半了,发现苏轼这才悠哉悠哉的坐下,不禁笑道:“子瞻肚子里的馋虫可真是挑事。”…

苏轼不以为意的抄起筷子就吃了起来,细细品味了红烧茄子的美味之后,拿起手边的餐巾纸抹去从嘴角处流出来的汁水,这才笑道:“你瞧瞧这种被称为昆仑紫瓜的东西,再看看你那所谓的井田,知道为什么喂不饱人了吗?战国之前能够喂饱人,是因为当时的人少。后来人多了,没有良种就不足以让天下的人吃饱。这和所谓的井田制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张载不以为然的摇摇头:“有了良种放在井田里,照样能够有个好收成。其实你这个茄子,根本就算不上什么良种。我看过世界史。我们死了之后发生过什么事情,你也应该看过。土豆地瓜改变了人类的命运。虽然他们现在是最廉价的食物,但正是这些在数量上疯狂繁殖的食物,在保障了我们也可以疯狂的繁殖。但我还是相信,如果他们种在井田里,会比其他的田地里得到更多的照料。”

苏轼对张载的这种说法打心眼里嗤之以鼻。在他看来,所谓的井田制,只不过是在空间上划分的不同而已,根本就谈不上有什么值得提倡的地方。当然,从种子上面说服不了张载,不代表苏轼就会这么容易的放弃。

“好了,我们先撇开种子的事情不说。”苏轼拿起一个包子,张开血盆大口咬了下去,然后摆出一副享受美味的样子,细嚼慢咽了好长一段时间,才继续对张载说道:“想必子厚也知道,上辈子的时候,我也曾经弄出过一两件农具。我们死后的世界史,也证明了机械力量的强大,我想子厚不会没有注意到农业机械的作用吧”

“怎么没回没有呢?”张载果断的说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那个包子也是机器做的是吧。但是我告诉你,如果现代的农业机械出现在井田上,他会比其他农田里更有用。会让庄稼长得更好,即便其他农田里也是用相同的机械,哪怕是更好的机械,也会是这个结果的。”

苏轼这下彻底无语了。他原本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