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笑园时代9.0(2 / 3)

日子里,会被分别恶趣味的称为东半球和西半球,中间的那条大路被称为东经一百六十度大道。大道的东侧住着**战争之前中国历史名人,以及周边其他国家的名人。大道西侧则是文艺复兴之前的西方历史名人,虽然他们当中绝大部分曾经生活在东半球,但他们如今却是被分配到了二区的西半球。有些生命轨迹跨过时间分水岭的,一律踢到宿舍楼数量比较富裕的第一生活区。

二区的西半球,宿舍楼横七竖八的随机排列着,像是在追求一种自由的美。不过东半球就要严整很多了。几座楼聚拢到一起就是一座小区。每个小区都住着某个时间段里的名人。小区的名字也很直白的用这个时间段来命名。比如上古先秦小区,秦汉三国小区等等。…

每个小区里的几栋楼都各自居住着不同朝代,或者特定历史时期的人。比如上古先秦小区有春秋宿舍楼,秦汉三国小区有三国宿舍楼。

距离较远的,好吧不是一般的远,大概需要横穿学校才能到达的第一生活区,大体上也分为南北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不过,北边没有东西半球之分了。在逐步走向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挑选出来的名人,身上的地域特色逐渐被淡化。他们所从事的领域转而成为他们寻找共同语言的标签。所以,第一生活区的小区名字都是二十一世纪大学校园里用烂了的名字。什么天文学天体物理宿舍楼之类的。

当然,如果某位历史名人在多个领域都有贡献,那么他是被允许在不同小区之间不断调整房间的,至少在目前这种房间宽裕的情况下是这样的,只要他不觉得累就行。

目送最后一批重生者同学进入第一生活区的宿舍楼之后,诸葛亮知道他白天的任务算是完成了。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秦汉三国小区三国宿舍楼之后,诸葛亮意外地发现,他和刘关张三兄弟被分在一个宿舍里。

想来,这应该是沈宇的安排,是善意的希望他能和最熟悉的人在一起生活。

但是。“主公啊,你把我丢进了一张撕扯不清的大网里呀。”

张飞不知道诸葛亮在心中长吁短叹什么。他看到军师回到宿舍之后,就兴奋的一把拉起诸葛亮的手,嘿嘿笑道:“俺就知道,俺就知道,这辈子定然和军事还有缘分。”

诸葛亮干笑两声,敲敲自己酸痛的腰,慢慢的爬上自己的床。

关羽看到诸葛亮这幅疲惫的样子,走到正在翻检箱子里究竟有什么用品的刘备身边,轻声对他说:“大哥,我看军师这辈子,又是辛苦操劳的命。”

刘备摇了摇头,向关羽示意不要再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