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情洒浦江(4 / 7)

该站出来多作贡献,去为他们服务,而不是去与平头百姓抢饭碗。”记得当初临别时,萧父还语重心长地拿姓氏说事,期望儿子不要辜负萧氏这一名门望族的历史传承,他道:

“任何一个民族国家都是从过去走到现在,再从现在走向将来。没有过去的

现在是不存在的;没有现在,将来无从谈起。这叫抽刀断水水更流。国人的姓氏也是如此。不仅是个符号,也有家族传承的内涵,并非糊里马堂,眉毛胡子一把抓的事呵。”

他又道,“国人还有一句口头禅,对同姓的人,会拍拍对方的肩膀,道:咱们五百年前是一家喽。”

他说这说明国人有很重的家庭观念,血浓于水。此种认同感可以追溯至百年千年前,甚至以千百代计的上古远古。此观念已溶融于血液中,历经几千年传承,已固化成国人集体的民族性格,在国人的心目中挥之不去,或者说在心灵上已打上深深的烙印。国人对先祖尊敬有加,如同敬重苍天。

“拿我们萧家来说,”老爷子说,“萧氏祖先伟人辈出。往上推二千一百十七年,即公元前257年左右,那是秦汉时期。萧氏的祖先—萧何横空出世,成为这个时代的杰出政治家。汉高祖刘邦这样评价萧何:镇国家,抚百姓,给饼镶,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萧何,子房,韩信,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矣。司马迁说:萧相国何于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及汉兴,依日月之末光,何谨守管龠,因民之疾奉秦法,顺流与之更始。淮阴。黥布等皆以诛灭,而何之勋烂焉。司马迁的意思是萧何顺应民意,改革秦朝的苛损杂税,其英名流芳后世。”

老人又道:“咱萧家自记事以来,一直是书香门弟,先辈们或做官,或行医,或教书育人,规规矩矩做人,明明白白做事;信奉‘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

老爷子最后将萧氏家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奥妙归结为三句话。

“哪三句?”萧木反问道。

“一是古人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二是人生难得,佛学难闻,三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圣人继绝学。为万世谋太平。”老人说完再也不语“怪力乱神”,意思是对自然界的一切都要有所体悟,虽然天不会发话。但天的伟大和谦逊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天是至高无上的大神。

萧木默默听着老爷子的教诲,表示认同父亲的苦口婆心。

客轮拉响了汽笛,长长的回声在黄浦江面上回荡,惊动了在空中周游的飞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