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言过重.大家都是日本人,不必客气.”小八喇子将三木引进一个日式封闭小间,拉上移动门,然后脱鞋,道:“请坐”,接着他率先垂范地坐在塌塌米上.为三木上了茶.
三木见这位雇员干练热情,心里不禁涌起一股暖流,心道,虽身在异乡为异客,但四海之内皆兄弟呵;三木客随主便,也脱了鞋坐在年青雇员的对面,拿起茶几上的小盅茶喝将起来.
“我们这个上海大和文化会所开在上海虹口,送来迎往的人很多.”雇员打开话匣子道,“大部份都是来华的日本人.有的在上海搞文化,有的在此搞实业,与日本国内的产业界互通有无,局面搞得很红火呀!近期也有一些上海人来访,有做生意的,也有搞文化的.你知道,上海开埠不久,此间人的信风水,上海是长江的龙头,长江流域所经之地,全是中央之国的风水宝地,雨米之乡呵1
他们也是来搞交流的.三木先生,你虽然一身洋服,但你一推弹簧门进入我的眼帘,我就知道你是喝日本的海水长大的.你是日出之国的国民啊!
现在国内当局力挺大东亚共荣圈,许许多多像你这样地处边远地区的日本青壮年投身海外,开疆拓土,建功立业.有的在东北,像此间的山东人闯关东那样,只身或拖家带口在异国的土地开创自已的事业;有的在这里的城市落脚,如旅顺,北平,天津,南方的上海是个个香饽饽.大批的日本人来上海找机会,上海虹口快成了东京的银座啦.”小八喇子又说,“按此间待人之道的逻辑,‘来者都是客’,身在异乡为异客,我们就是老乡啦!”小八喇子接着说,“这里的人有句老话说的是:‘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还有几句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如:‘亲不亲,故乡情,’‘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类似这样的口头语,在此地民众中俯拾即是,不胜枚举.”小八喇子“眼乌珠”滴溜一转,又顺手牵羊地说,“其实世界是动态的,我们眼前立足的地方,依世界发展趋势,未来这里很可能是世界的中心.不出100年,上海会发展成世界最大都会城市,与现在的伦敦,巴黎,纽约有一拼.你来闯世界,我们是同伴.上海人也是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有句口头禅:阿拉叉麻将,正好三缺一,今朝凑‘搭子’(沪语陪伴,一起玩的意思),大加来白相.他们还会说:今朝侬赢了,请阿拉三加头(沪语三个人)吃碗扬春面;侬输了,明朝再来翻本.东边日出,西边雨,黑了南方有北方.侬总归会捞一艾回来,勿会让侬输得当裤子,卵朝天格.说完他们会像平民皇帝那样肆无忌惮地格格笑个人仰马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