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挂)图形式固化下来,让后世人未卜先知,这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事,除了神,谁能担当此大任?
问题的关键是这个世界谁来传承创世主对万物的关爱?这个“密码”不预设好,地球文明就不会产生.西方哲学大家说:一切都是有为而来.
五千年历史演化的事实,让充满偏见的西方对积贫积弱的中华文明萧然起敬:华夏先人堪当此大任,因为他们的儿女承受了相当于本届地球文明有史以来的全部苦难,天将降大任于期人矣,必将先苦其心智,其肌体……
唯有如此待见历史,人们才不会被历史的表象所迷惑.上苍对历史的“按排”自有其深意,这就是三木感兴趣的原因.
此刻,三木再想起那些大千世界,林林总总,千奇百怪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如同久旱的土地遇到干露一样,他不再狭隘地认为自已仅是某某国的子民,仅与生他养他的故土保持着“一元化”关系:生离死别.他思道,“世界远不止如此简单!”他开始研习易经之道.
尤其在北海道听了邻邦来的神秘僧人讲关于徐福的故事后,三木的思想顿时天马行空:“难不成我三木还真与海对面那片古老而又神奇大地有割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哩?”他记起自已身上会出现一种莫名的感觉,就象犯单相思的恋爱一方,只要有人提起“大海对面”那些令人瞠目结舌的事,自已就像掉了魂似的着迷,他心道:“连日本天皇都承认徐福是他的先祖,何况我们庶民呢?”
三木冷静之后,决定再次返回大海对面那片神奇大地.他放不下令他起心动念,美丽而虚无缥缈的传说:据传在中华盛世的大唐时代,一位准备渡海去东瀛弘扬佛法的高僧,准备了一批礼品;后高僧因故未行,这批礼品被尘封了,但佛教还是经由那儿传到东瀛.
作为中华文典宝藏的倾慕者,他想去打探一下宝典的风彩和下落,
“我要做个先行者”.
三木做出了决定,心里已有献身准备.
此时的岛国已走上扩张主义的快车道,一个微不足道的北海道草根,竟然要另僻蹊径,在战火和刀光剑影中寻找一批子虚乌有的佛教经典?似乎有点荒唐.
世界无奇不有,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的呵.
他从东京坐船来到上海,开始了寻访之旅
二十世纪初的上海,如同一个挽起衣袖和裤管的少女,刚从农村田野款款走出.少女丰腴的身体预示着青春的活力……
1845年开埠的上海.她的发迹和“堕落”与纽约,巴黎,伦敦一样,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