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愿者上钩(6 / 7)

生有幸.所以他事必感恩戴德,对于皇上的客人,他总是尊敬有加.

徐福入住后稍事休息就开始梳理这几天频频出现的情况:其一,他决定不向秦皇奉上师傅留下的几片树叶.因为他实在不能确定奉上此物后将出现何种结果?

他设想有如下几种可能:一,秦皇如愿以偿获得长寿.但据徐福自已在道上多年的经验,这种事几乎没有可能.道家讲长生需要修炼,佛家要活在当下.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不可捉摸.

什么是活在当下?

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这就叫活在当下.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生命有尽头,但人的灵魂永存,所谓永存就是参加六道轮回.二,秦皇吃了草药后不死不活,也就是说没有效果,该生病时照生病.届时,我徐福有口难辩.向皇上提供“三无”产品,此“帽”发下来,像“四类分子”那样被群众专政,那才是生不如死呢?三,要是皇上吃了草药真的像“双人峰”那样成了一块枯石,或是一飞升天(月宫肯定是进不去了),到某一个冷辟的星球上当土豪,现在看来这也不是“上上签”.“寂寞嫦娥舒广袖,泪飞顿作倾盆雨”呵.

由此看来,草药之事只能打闷包,烂在肚里了.

徐福接着又翻开无字书,首先扑入他眼帘的是一幅图,他直觉感到这是商周时期姜太公钓鱼的故事.

先说姜太公此人.古话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意思是历史进展到一定阶段,必然有奇人,能人,强人出现,来收拾历史的残局烂局,启动新一轮的循环或说轮回.

话说商朝末期,纣王因暴政已处四面楚歌.有个叫姜尚的人,字子牙,饱读诗书,满腹经纶,雄才大略,壮志凌云,曾去殷商都城求官未成功.

姜子牙一生时运不济,年逾七旬尚未在仕途走红,但他壮士暮年,雄心不减,听说西伯候姬昌广招贤士,不顾年迈,千里迢迢赶至西歧.“酒香不怕巷子深”,姜尚深知自已肚里有货,“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只要遇到真正的伯乐,千里马不怕没人骑.

他没有去人才市场毛遂自荐,而是拿着特制的鱼具在渭水垂钓,用他的话叫“愿者上钩”.

姜子牙用的鱼钩与众不同,是直的,路人看了他的直鱼钩大呼新鲜,称:世上竟有用直鱼钩钓鱼的人!

姜子牙回应道:本人钓的其实不是鱼,钓的是王与候.后来果然言不夫真,消息传到了周文王姬昌那里,周文王慧眼识真才,断定年逾古稀的姜子牙是栋梁之才.果不其然,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周武王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