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六 十 章 觥 筹 交 错(1 / 8)

第六十章觥筹交错

人们说起上海外滩,都知道那儿有一条黄浦江.一江之隔,将上海分成浦东浦西.以前上海人嘴里将浦东称为“乡下头”,“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说明浦东虽为上海一部分,但与浦西石库门里窝居的七十二家房客和苏州河边“滚地龙”(棚户区)的寸土寸金相比,浦东无疑是“傻大个.”

黄浦江是苏州河的支流,苏州河则在它的上游.国人有句老话叫:神龙见尾不见首.按常理黄浦江应隐没于一片潮滩和湿地之中.事实相反,处于下游的黄浦江江面比苏州河的河面要宽得多,万吨巨轮自由进出,浦江两岸规模宏大的船厂鳞次栉比……

笔者在孩提时代曾与小朋友坐摆渡的私人小舢板到对岸的浦东去白相.

小舢板如同现在公园中的小划船,容得下两三人,由船老大一人划浆.水面平静时倒还有些诗意,“小鬼头”(沪语鬼发ju音)还可将手伸到江面与黄浦江水亲密接触,哇!多有诗意;但江面一起风,诗意顿时跑得无影无踪了.小舢板在波浪中穿行,把小鬼头吓得一个个面如土色;这一惊吓,将他们“中朗向”(中午)吃的蛋炒饭都捣腾到外面来了,个个叫苦不迭.

有惊无险还算好.沪人说,上苍有眼,放侬一码.万一碰到小舢板翻脱了,二三个小鬼头又勿会游水,只能做“落水鬼”了.所以迪种事体在当时属弄堂里“野蛮小‘鬼’”(沪语,‘鬼’发ju音,意为淘气缺家教的孩子)干的营生.难板“弄弄”,瞒天过海,比如一年白相一趟,侬晓得伐?也是将?颗锒头别勒裤腰上”白相(沪语颗锒头,意指脑袋,挂在裤腰上).一方沪人说.

“侬是掼锒头?还是啥意思?摆摆野人头来吓煞阿拉.”另一方沪人可能会腔势十足地反问对方.

“对方”何许人矣?

是沪人中的“老克拉”居多.英文词class,意为等级;老克拉指老经验,现在叫资深人士.打个比方:迪个老克拉,即此位资深人士.这些人见过世面,见过马路上的警察,沪人叫他们“红头阿三”.何以这样称他们?那也是有原因的喽.

这些做警察的都是印度人,一个个人高马大,一脸络腮胡子;手里拿着警棍,挺着肚子在马路上神气活现地走来走去.似乎他们不是外来的客人,在上海的租界,凭着一张中国人见了要大惊小怪的洋面孔,觅得了一只饭碗.现在他们反客为主,做起烧香赶出和尚格事体,对长得像麻杆似的的中国人呼五喝六,颐指气使.最醒目的是他们脑门上裹了一圈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