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 十 四 章 千 里 从 军(2 / 6)

什么,我不怕那个官二代,了不起我与那厮同归于尽,玉石俱焚.义父说不行啊,历来民不与官斗,这是古训矣.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咱们崔氏家族还要在这里生存,常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为了家族的活路,你就斗胆闯一回吧……”

旅长大人听了将原先的圆脸拉长成“马脸”,道:“你小子犯什么事啦?搞得鸡飞狗跳的.”他显然满肚子不高兴,来者搅了他的平安梦.他想当然地认为,世风日下,眼前这位身高马大的落魄“相公”—“干部子弟”也好不到哪儿去,在家里犯了事,现在受官府追究,家人一合计,就将人送到老关系户那里避风头,既躲过了官府追查,也为自已身上镀金.

这叫“官官相护”,“朝中有人好办事”,历朝历代如此,是道地的“血亲文化”延伸版.有一阵子叫“三块钢板”:贫下中农,军人,党员.有了这三块钢板,金身不破.现在则是“三拼”:拼进名牌大学,拼当公务员,拼找个有背景的大官当靠山.

中央之国的科技快能将华人送上月球,与传说中的月亮仙女—嫦娥,不期而遇,但人性的弱点一点也没有改进.万变不离其宗,骨子里还是拼爹,拼官,拼权力.

又回到一个老生常谈的命题了:科技真的是一剂救世良方,能拯救人类,力挽狂澜于已倒?未必.因为,心才是万能的呀!

兴许崔阳刚在老家顺风船撑惯了,一则因为拳头硬,二则干的是伸长正义的事,接地气,也算是一方的正能量.但树大招风.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纠结,就算是正能量,也没有一通百通的事,须知“强中还有强中手”.一物降一物.

好汉不吃眼前亏,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崔阳刚在家人的劝说下,远走他乡.他以为见到古叔叔就万事大吉,从今后一门心思跟着叔叔干革命,修身治家平天下,实现他的“位卑毋忘报国,志士一生为民”的凌云壮志.

可眼前的古叔叔听了他的简述后疑虑并未完全打消,这让他情何以堪?

崔阳刚急了,道:“古叔叔”,心直口快的他突然蹦出这样一个称谓,就像病急乱投医.

“年轻人,这里是杭州警司,不是你家的客厅.”古旅长冷冷地回了一句,“说话要规整.”旅长的话无疑向热血沸腾的晚辈当头浇了一盆凉水.

古旅长军人世家出身,禀承家规,非常不满在“公地”(公家的地方),“工时”(工作时间)内干私活,讲私房话,悄悄话.他以为身为武将,军人,肩负国家使命,随时随地有被国家征召的可能.因此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