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肯定遗传的元素可以追溯到很远,与民间称同姓人“五百年前是一家.”异曲同工.
再以植物来比喻:一棵枝叶繁茂的树上长出难以计数的枝叶,但找不出两片相同的叶子.你不能说因为这两片叶子不一样,否定它们本是同根生吧.
人,在汉语中也称东西.比如说:你是什么东西!东西,物矣.按佛学观点,人与物是同一的.现代科学的原子理论认为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人也不例外.
所以大千世界出现常理不能解释的现像很正常.普通人对这样一位具有观音降世色彩的女主持有某种神秘感,但在黄素芬眼里,眼前的女主持就是人间菩萨.
女主持听了黄素芬自述后谈定地说道:
“佛度有缘人.放下万念,立地成佛.你只要一心念佛,佛将会引领你离苦得乐,永别苦海.”
“真的这样灵验吗?”黄素芬似懂非懂,脸上掠过一丝疑惑.
“我也是学佛之人,佛的信徒,何以要对你一个饱受惊吓的女居士,说似是而非的话呢?”女主持说,“”妄语是学佛人一大戒.”
“妄语?什么意思?”黄素芬自言自语道,毕竟是农村出身的女人,对佛学用语摸不着边际.
“妄语就是胡说八道,用言语伤人.”女主持解释道.
“女主持,我没有胡说,我是真心投进佛门,这辈子不事女人身了.”黄素芬急得跺脚,将怀中的孩子吓着了,孩子开始嚷嚷.她开始哄孩子.
“何以选择出家,做一名与世俗有别的僧尼?”女主持问.
“也没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俺总觉得这不是个事.俗语说好女不事二夫,俺已经被结婚的事吓过二回了:头回为了自已心爱的青梅竹马的同村伙伴,差点与家里闹翻;二回名正言顺地做了别人媳妇,丈夫却撒手人寰了.俺不过是乡村女子,不怎么知书达理,俺认了这个命,不想再受惊吓了,行不?”
黄素芬的性格里有强烈传统的“一女不事二夫”的印记,她与农友白敬武骨子里是一个模子,一根筋.白敬武因为娶她不成,今生不再做女人梦,跑到少林寺要出家当和尚,性格刚烈,一条道走到黑.
好女不当回头草.黄素芬没有回到白敬武身边再砌炉灶,而是走向庵堂,是性格使然.西方有性格即命运一说.命运里面是有定数的.
“你前世有业,后世果报.信不信由你.佛门洞开,有求必应.苦命的女人相遇在佛堂,真是三生有幸.南无阿弥陀佛.”女主持喃喃自语,手上的佛珠又开始转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