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八 集 27-29篇(8 / 15)

速发展为“性盲症”。通过异性性关系传播艾滋病毒占美国黑人男性的25%,占美国黑人女性78%;黑人男性与男性的**几乎占了男性病例的一半。

美国一个疾病控制中心近期公布一份资料,准确阐明艾滋病在美国黑人中迅速传播的两个关键高危因素:美国黑人**的低水平**,使性病泛滥;**泛滥则对艾滋病菌的急速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毫不夸张地说,性病,无论对美国黑人男性,还是对黑人女性都是一大威胁。以淋病为例,黑人男子的患病率是白人男子的26倍,黑人女性的患病率是白人妇女的15倍。此项数据尽管是早期测试的,但是时间和意愿已经昭示黑白“两道”在“食色”方面的差异。

时光荏苒,25年过去了。美国黑人在食色方面表现的瑕疵足以证明他们今日受到病毒侵袭,是咎由自取。在北卡罗来纳州农村有一座隐隐绰绰的平房,这就是艾滋病和性病诊所,门旁的小型指示牌表明此处是一个医疗延伸机构。走进平房可以看到墙上贴着防病治病的广告,明眼人一看便知此处是干吗的。

“进到此屋的人,没有一个想让别人知道自已是个艾滋病感染者。”坊间的医生米切尔?科林说,他在此已处理过200余名男女病人,绝大多数是黑人和穷人,年龄有18岁的青年女子,因有长达10年的**史得了艾滋病,也有79岁的老者,从一个从事**易的年青女子得到“身援”,而感染上艾滋病。

这里不只是患者的“生死门”,医生也面临感染之险,所有的人都尽可能为保持一息尚存的人的底线——为维持他(她)活着而工作。即便走到最后一步,在葬礼上,死者的家庭成员也会向医生使眼色,向来者表示医生会去拥抱死者。他们还会告诉别的情侣们,逝者是因癌症而去云云。

这样拒绝接受事实简直难以理喻。由于现代医学各种强力药物问世,普世济命的门槛大为降低,一些美国黑人怀疑艾滋病带给他们的惩罚是否过头,抑或是上苍对寻欢作乐的白人网开一面。

1930年,在美国阿拉巴马州东部的帕斯基尼做过一次梅毒测试,嗣后,美国黑人对医疗体系的信任感一直耿耿于怀。2005年的一次选举中,有27%的美国黑人认为“艾滋病是美国政府在实验室里制造出来的。”如此错误百出的信息还在哺育出来,成为黑人社会一种新的“病毒”。

30岁的哈罗德?阿肯金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监狱刚度过5年的牢狱生活,因为他有专长,所以在狱中担任了同等资格的防止艾滋病教育中心的教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