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文现在出名了,对我们嘉禾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你也知道就他现在的两部戏为我们嘉禾赚了多少钱’
刚刚邹文怀在看许冠文的报纸,何冠昌以为他说后悔,是后悔把许冠文捧得这么红,许冠文和何冠昌是好朋友,他当然不希望邹文怀对许冠文有什么不好的映像,而且现在许冠文是嘉禾重要的一个力量,如果邹文怀和许冠文不和,肯定会导致嘉禾重大的损失。
‘阿昌,你想到哪里去了,我怎么会后悔跟许冠文合作呢’邹文怀看到老朋友理解错了他的意思,笑着摆摆手。
听了邹文怀这么说,何冠昌心里才松了一口气,别看嘉禾现在在香港和邵氏电影斗得好像是旗鼓相当的,其实嘉禾在邵氏的打压之下过的一直都不轻松,现在香港电影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挣钱,自从李小龙逝世以后,嘉禾每部戏都是拍的平平稳稳的,即使挣钱也挣不了太多,许冠文的成功让在邵氏多年打压下的嘉禾彻底翻了一次身。
其实嘉禾并不如邵氏电影那么霸道,嘉禾电影一开始成立的时候就是本小利薄的公司,跟邵氏根本不能比。
邹文怀成立嘉禾的时候并没有多少资金,采取的方式是强强联合的,邹文怀在嘉禾内部的股份并没有占到绝对控股的地步,嘉禾对于电影制作人一直是采用合作双赢的模式,换做邵氏电影,他们才不会让自家的电影有别的合作者呢。
邵氏公司基本上是实行垂直整合型的经营模式,邵逸夫也习惯于自己独资干事业,他与下属之间只是雇佣关系,而没有合资关系,并且邵逸夫在经营成本把控上又极为吝啬,甚至锱铢必较,与大多数香港老板并无差别,所以,当六十年代后期好莱坞逐渐流行起读力制片人制度,邹文怀也与邵氏公司的总经理,联名提出“分红”后,邵逸夫与邹文怀之间的分歧也越来越大。随后,总经理周杜文辞职离开,邵逸夫聘请了凌思聪继任总经理职位,随后又聘请方逸华女士负责“采购”,但实际上方逸华在逐渐的接替着邹文怀的工作。
陈义华觉得嘉禾霸道,那只是因为嘉禾必须要这么做才能在香港生存下去。
‘文怀,你既然不是对冠文有意见,那你后悔什么’邹文怀都这么说了,何冠昌当然相信他的话,只是一时之间不理解邹文怀到底后悔什么。
‘唉,我只是后悔对许冠文开拍的第三部戏投资太小了,当初还是低估了许冠文的实力,没想到他的喜剧片在香港潜力会这么大,现在想想真不应该给外人和许冠文合作的机会的’
‘文怀,就算这次许冠文的那部《半斤八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