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赚钱,电影公司赚不到大钱,自然就做不大了。
陈义华也有点理解了许冠文的苦楚,他虽然很有名气,自导自演的电影都能挣钱,不过许氏电影公司挣得都是小钱,都是辛苦费,哪有嘉禾那么爽利,坐着影院上面等着别人求他,等着别人给他送钱,而且大头都拿走了,许氏公司是剩下一点蝇头小利。
其实对于这样的结果,陈义华也有一点心里准备了,陈义华当时生气,但是并没有气糊涂,并没有和嘉禾赌气,并没有撤资不投资了。
陈义华也和嘉禾那方面想说好了,《半斤八两》这部戏可以投资,而且投资比例他可以出大头,但是版权一定要归陈义华所有,而且《半斤八两》现在三家的分成比例只在香港有效,海外市场的版权归陈义华个人所有。
嘉禾还有许冠文他们并不看重海外市场,76年的时候,香港电影很少能在海外挣什么钱,既然剧本是陈义华的,加上陈义华资金投入的比他们多,陈义华的这些条件,嘉禾还有许冠文倒是没有反对,他们不相信香港电影能在海外挣多少钱。
陈义华这次想要买影院倒不是为了和嘉禾斗气,陈义华知道大的院线公司处于垄断地位,能挣钱,但是没想到会挣那么多,因为嘉禾的事情,陈义华也看到了院线的利润。
对于陈义华来说自己并不是没有能力,并不是没有资金,并不是买不起电影院,而且买下电影院的好处不止一个,现在的电影院不仅能卖票挣钱,最主要的是电影院潜在的巨大价值。
现在的电影院都是那种老戏院,地方那么大,又不是高层建筑,如果拆了也不麻烦,而且就现在香港电影院的占地面积,都能在后世建一个大型的超市了。
76年的时候,香港电影还没有喷发,还没有繁华,所以香港的电影院价值还没有80年代以后那么贵,现在的香港人还没有谁会意识到其实投资电影院就相当于投资房地产。
就算邵氏兄弟和嘉禾投资电影院线纯粹就是为了自己的电影院而已,相信他们现在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手上最值钱的其实就是电影院的物业产权吧。
陈义华觉得投资电影院比单纯的买其他物业好多了,不管是以后转让,还是另作他用,电影院的地皮都是相当有用的,价值也比单纯的买房高多了。
香港戏院,大的挺多的,小的也很多,陈义华要买就要买大的戏院,对他来说,不是要看电影院的数量,而是要它的质量。
陈义华现在又不是想自己开电影公司,所以不要数量多,对陈义华来说,投资电影院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