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无中生有说大乘(3 / 4)

大帝权威压了老君一筹,让二郎真君得以飞落那莲花枝头。

旁边悟空、青牛听得半懂不懂,伊喜更是云里雾里,只好问圣人道:“两位圣人缘何而笑?此中可有深意?”

“佛门大法,无中生有,妙道无穷,常常被外道贬为幻术,其实不然!世间万物皆由大道所化,道之所在,万物皆存,佛子能凭借心中的一点佛光,接引佛陀法身,能心念所致,随身即到,能掌中化一佛国,沙中显一世界,都是凭此而来。”

陈昂解说之时,随口穿插一些妙谛神通,却是将所言之中,佛门法相,心光遁法,掌中佛国,恒沙世界,四门妙法神通说的清清楚楚,只是其中道理晦涩难懂,青牛终日圣人坐下,领悟了三分,二郎显圣真君,看了三朵莲花世界,又智慧不凡,领悟最多,却也不过六成,悟空毕竟根基浅薄,还差青牛一些,只有两成半。

其余庸碌神仙,乃至伊喜等肉眼凡胎,只得其中万一精髓,不成神通。

陈昂先说其根本之法,后证以四大神通,虽然说得清楚,乃触及大乘根本经意,只有智慧高深之人,才能贯通其中极乐世界,普度众生,乃至轮回,地府之秘,道尽了灵山妙谛。原来那西天灵山,不在此处,不在彼处,不在中间。

即不在陈昂一花之中,也不在西天世界,灵山却是在每个人的心头,灵台顶上。

佛祖以大法力,大智慧,显现灵山,化生极乐世界,此山为须弥山,乃是众生觉悟之处,向内求则为意识根本,向外求,则是佛祖显化,极乐世界。

陈昂以自身灵山见于花中,不是他幻化出一个灵山来,而是灵山就在那里,被陈昂所见,所以里面才有如来当座,三千佛陀听讲。世间空处,浮于色相,色相之外,万物皆有,所以万物皆存于空,见空则见色,欲见其色,则见其色。

不是陈昂造化,而是万物都在那里,只等着你来发现它!正如此花,陈昂在这里看见了莲花,所以它出现在这里,如果陈昂需要,还可以在这里看见玉石、菩提、鸟兽,甚至是一个世界,此为愿,为念,为造化!

此为大乘佛教济世度人的道理,若是心中有佛,则佛自在,能得救,故而佛为神佛。若是如大乘之前的佛教,心外无我,不假外求,一切具足,佛不过是觉者,不能救人,为能教人自度。

故而大乘佛教,和尚内修,学的是佛法,却叫信众,以他心为己心,向神佛求度。

故而禅宗能呵佛骂祖,只因不假外求,自觉而悟,可对于信众,不能自觉者,只能造一个神佛出来,以他心为己心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