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疆人泄密了。还好……”李秘书松了一口气,突然又紧张起来:“完了,说的这么具体,想证明对方说话也不容易。”
隐隐的,李秘书更担心马梅多夫的人有没有准备摄像机或录音机。当时可是在人家的办公室里,还不是想设什么设什么。
纷乱的思维,像是彗星似的撞在李秘书头上,让他晕乎乎的,不知该做什么,藏起报纸,就跌跌撞撞的回房去了。
良久,房门被敲响了,外面人喊:“李秘,我老王啊。”
是经贸委的王科长。
李秘书精神一振,这是他在巴库唯一的同盟军了。
他使劲一揉眼睛,打开门,想笑笑不出来的道:“你也听说了”
“听说什么”
“这个。”李秘书手上就是报纸,直接递给王科长看,然后又从写字台上拿另一张。
王科长瞅了一眼,将报纸拿在手上,艰难的读了起来。他的俄语是到了单位才学起来的,听说还好,读写就比较困难了,所以平时也不怎么看报纸。
一篇报导,他用了十多分钟才看完,之后绷着脸,也陷入了长考中。
李秘书突然有点轻松,觉得的心情好了不少,果然是把灾祸传给其他人,自己只用承担二分之一的灾祸——咦,那句话是这样说的吗
他轻轻的咳嗽了一声,道:“这消息不知会不会传到国内,要不先提醒郑部长注意一下。让他给韩参赞打个招呼,这边不要写报告,兴许能躲的过去。”
王科长的年纪大些,虽然并不精通俄语,但却深谙人情世故,听了李秘书的话,就是两声苦笑:“两家报纸同一天内刊登出两篇对立的文章,旁的不说,他们要是打嘴仗怎么办”
“打嘴仗”李秘书脑中浮现出一份份报纸,一篇篇报导互相辩论,这家论证郑部长支持的是马梅多夫,那家论证郑部长支持的是侯赛因诺夫,在选举时间,每家媒体都像是加了枪药似的,谩骂和争议还能带来销量的增加,何乐而不为
“报导的媒体越多,这边大使馆的压力就越大。到最后,阿塞拜疆要是给国内递交照会,你说怎么办”王科长深吸了一口气,他的脑海中浮现出的是苏城的影子。
李秘书呆若木鸡,问:“怎么办”
“我问你怎么办呢。”王科长又气又怒,他是经贸局的官员,可不是外交部的,这次摊上此事,只能说是一时鬼迷心窍。变成这样一个结果,他顿时有了被坑的感觉。
“也许……他们不会打嘴仗毕竟是外国的事,他们不是还有自己的竞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