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勘探队(3 / 5)

超级能源强国 志鸟村 3631 字 2021-06-06

不行的话,深一点的浅海也别放弃。”

他是想着先完成所谓的“大油田”任务再说。

所谓的大油田,可不是一个孤零零的大油藏,而是几十上百个大油藏聚集在一起,就像地下有许多个油罐一样。当然,这是中国和大多数产油国家的情况,要是在中东的话,那些国家地下就只有一两个油罐子,可以不停的喷啊喷的。

苏城笑着说“好”,但也没有当真。

回到家里,苏城就将借来的地图展开,开始在埕岛附近划线。

虽然知道了大致地点,但埕岛油田的勘探面积足有4000多平方公里,这么大的范围,很难在一年内勘探完成的。

苏城只能沿着海岸线,寻找已知的油井。

在埕岛油田发现之前,这里是有一些采油井的,只是都没有打对地方,未能发现有价值的工业流。

其实,中国如果不开采自己的油田,那自然是极好的。但世界上,除了贫油国,没有哪个国家可以这样做。

像是中国这样的大国,就更不可能了。一方面,开采石油并不仅仅是开采石油,它还带动了石油上下游的数万家公司,过千万人的就业。另一方面,不挖石油的国家,也没有技术从别的国家挖到石油。

在国际石油交易中,日本屡屡能够从国外获得油田,不光是政治因素,更多的是经济和技术上的因素。包括沙特在内的许多产油国,在技术上都对日本有所依赖,因此就不能断然拒绝日本的要求。与之相比,中国除了掏钱之外,就很难拿出有吸引力的条款了。

但日本的技术也不是凭空变来的,他们前期依靠从美国购买的技术积累,后期依靠采油的经验积累。

中国既没有干爹,也找不到恩客,那就只能自食其力,从自己的油田练手开始。

浅海油田,就是极具竞争力的海洋钻探技术。

如果要在国外购买一块濒海油田,那招标书中除了价格,就还需要符合环保的要求。到90年代后期,滴油不入海已是惯例。中国要是不开发自己的濒海油田,永远都别想买到别国的濒海油田。

苏城在卧室,画了整天的图。

天亮以后,他才将将乱七八糟的地图收了起来,卷起来放进大包内。

很大的一包。

再开车到“胜利机械厂”的时候,各单位的勘探队员都差不多到了,数百人涌在行政楼内外,等着分配工作。

在正常人想来,苏城理所当然的会收纳所有人,就像一次浅海大会战那样,他需要大量的人手去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