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粉红色的花瓣,一阵轻风拂来,粉色的花瓣随风飘落,说不出的诗情画意。
竹林里,一根根的竹笋破土而出,有的已经长到一丈甚至两三丈来长,有的才探出笋尖儿。
因为气温及雨水充足的原因,春笋远比冬笋要长得粗壮。
冬笋的笋壳色泽大体是黄色,而春笋为灰色或黑色;冬笋笋壳光光的,没什么绒毛,像个粉嫩的妹纸,而春笋则是长满了黑色灰色的绒毛,像个粗糙的大汉;冬笋的笋尖为鸭黄色,尖而细,而春笋的笋尖则为青色,散而粗……
这,便是冬笋与春笋的区别。
如果懂得这些区别,在这春意盎然的时节里,你依然能吃到新鲜出土的冬笋。
冬笋是永远长不出竹子来的,即使它熬过了寒冬腊月、扛过了冰天雪地,来到了充满着生机与希望的春天,混进春笋的队伍里,它依然长不出竹子来——因为它的本质,始终是一根冬笋。
为什么很多春笋,长不大长不长,长出来没多久就死掉了
因为这些死掉的笋,小部份是被虫给蛀了,剩下的,则是冬笋。
笋死掉了,等于是白白里浪费了,所以懂得区分春笋与冬笋,很有必要。
洛辉在网上有专门了解过资料,他就懂得如何去区分两者。这不,他时不时地扛着锄头到老屋子后的竹林里,挖着笋。
挖笋挖上瘾的洛老许老也在挖,他们有听洛辉讲解过春冬笋的区别,不过拿捏得并不准,经常姓地把春笋给当冬笋挖了……挖出来之后,二老还不无得意地向洛辉炫耀,“小辉,看爷爷(许爷爷)挖的这根冬笋,比你去年挖的最大的那根,得大得多吧……”
这让洛辉哭笑不得,但也不会说什么。
而二老傲然地把这根最大的‘冬笋’回去,会首选它下锅,煮好后,他们一尝,立马便会舌头一哆嗦,立马明白,原来这根本不是什么‘冬笋’,而是根如假包换的春笋!
不知究竟是为何,总之同样从竹鞭上长出来的冬笋与春笋,两者的味道区别极大,冬笋堪称拌菜上品,冬笋炒牛肉更是一道经典的菜肴。而春笋,在村里人的眼里,如果用来作菜,那就是废品。
像高家村,除了谁谁谁心血来潮外,很少有人去挖春笋吃,这玩意儿味道不咋嘀也就罢了,还有一点特姓——麻!那麻与花椒有得一拼!
是以,煮春笋要先好好地用开水淖一下,这样才能再煮着吃,但怎么弄,都煮不出个什么味儿来——这正是村里人将它当废品的原因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