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部门讨人嫌的人,引起些不必要的麻烦。
他和高宗高歌还有鱼蛋他爷爷老鱼四个人,把它抬起来,也是一二三一二三地喊着号子,嘿哟嘿哟地出了院子。
两个石臼隔开一定的距离,在空地上放定,后面还有两个老头把四根捣糯米的粗壮棒子给抱了过来。
这时一个老年妇女揭开蒸笼的盖子,顿时香气四溢,扑鼻而来,让人舌底生涎,腹内馋虫蠕动。老年村妇用木勺子舀了些糯米,细细地品尝了下,颔了颔首,“九成熟,行了。”
“来小辉,把蒸笼抬下来,倒石臼里去!”
高宗招呼一声洛辉,洛辉爽朗地答应了一声,两人准备去抬蒸笼时,几个在旁边期待久矣的熊孩子,哗啦啦地挤了上来。他们也不怕糯米还烫,一个个伸着手,就在蒸笼里抓起了一把香喷喷的糯米,直往嘴里塞,边吃还边嘀咕着好吃好吃好吃,几口吃完了,伸手再要去抓。
“你们这些好吃的小兔崽子,三天没吃东西了啊!都一边去,烫到舌头了咋办”高宗怒目一瞪,照着一个小屁孩的脑袋就是一巴掌,“糍粑做好了再吃不行啊!”
“都一边玩儿去。”几个老人喝斥。
几个小屁孩才不管呢,他们吐了吐舌头,又一人抓了把糯米,才闪人到一边吃去了。
这只是个小插曲,每年做糍粑都有的,无伤大雅,反而让气氛更加地浓郁。
高宗和洛辉双手执蒸笼特意制作的四个圆耳,在全场人的注目下,大喝一声起,便把沉重的蒸笼从大锅里抬了起来。
把它抬到一个石臼旁早就摆好了的凳子上,在一个村妇用大木勺的辅助下,倒入约一半的糯米,再把剩下的那一半糯米倒入另一个石臼当中。
蒸笼倒干净后,两个村妇就搬着它洗去了,洗完后还要继续蒸呢。
那边的石臼那四个负责抬的老头分成两班,两根木棒已经开始在石臼里嘿呀嘿呀地捣了起来。高宗拿过一根,往洛辉手上一交,“小辉来,咱俩一起捣。”
洛辉接过来,这木棒有一米多长,呈圆柱形,中间小两端大,在两个端头有进行一定的倒角。洛辉掂量了下,这木棒居然有十几斤重,看来这捣糯米的活儿,对自己来说轻松,但对高家村的村民们,尤其是这些老头子来说,并不容易啊。
洛辉捣这糯米毫无疑问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的事了,他看了看那边捣得正欢的两个老头,感觉挺容易的,不过还是高宗道,“宗伯,这捣糯米,有什么讲究没有”
高宗道,“捣这糯米跟娘们绣花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