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敖豹,长叹一口气后,道:“敖豹啊!你也是执一军之柄的少将军啦!为师不是在为战损而叹而沉默,而是在为魏军之强,之战力凶悍而赞啊!为师是在为不能马上发兵,收复河西,而不得不退兵而叹。遗憾啊!为师和主公想一战而定河西,看来还需要准备数年,等秦军强悍后,能装备二十万大军,方敢所为啊!”
敖豹等一听,立刻不做声了。
公孙鞅看了看众将,对赵岭令到:“赵将军!你率领着你的大军,前出少梁二十里,沿河、扎营。布下阻拦军阵,放合阳之地与少梁逃敌汇合的进攻。记住,你只需阻拦四天,就放敌军逼近少梁。如果魏军不来,你也只守四天,第五天回军少梁。少梁,从现在起,就是你军的驻守之地。”
赵岭起立,挺身致礼后领命。领命后问道:“我军驻守少梁,那若魏军来攻,我军是死守,还是相机而退?请左庶长教我!”
公孙鞅微微笑道:“敖豹啊,多向赵将军学学。你看,赵将军未战先求退路,这才是一个将军,标准的做法。”完敖豹,就转过头来,满意的看着赵岭,交待:“即不死守,也不见魏即逃,而是求个适度。秦站少梁,是为了建立大三角的收复基地,所以,对少梁不能轻言放弃。从元里大营到少梁,围着魏长城跑,有一百八十里,大军来援,最快需要两天,加上意外变故,所以要做好七天打算。也就是,你守城的任务就是七天。七天一到,不见大军来援,立马走人。人在城在,人没有了有城也没有用。明白没有?”
赵岭一挺胸,朗声答道:“明白。职的任务就是坚守七天。七天不见援军,撤退。”
公孙鞅满意的笑道:“正确。但,你还有一件事,那就是治理好少梁。这次要你坚守四天,就是要科头军仅城里的富户、俘虏、官吏、商人,全部迁到咸阳邑,而将普通黔首和奴隶都留下,在少梁城周边垦荒。对他们免去全部赋税、徭役,让他们感受到秦国的好处。”
赵岭一听就明白,马上回答:“按左庶长意思,就是把少梁搞成个吸引魏人,到秦国的口子,把尽可能多的魏人,吸引到我们秦国来。是不是?左庶长!”
左庶长哈哈一笑,赞道:“又是一个大将军也!”
元里。将魏军围着的秦军,想尽了各种办法,四天中也仅二次登上城墙。正当鞠旺准备再下攻城令时,接到了白大将军的撤军令。
鞠旺接令,只好下令连夜撤军回秦。
鞠旺是垂头丧气、懊悔不已的后撤。围元里的秦军将士,可是兴高采烈的得胜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