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在会前答应好了的不给公孙鞅冠五羖大夫名,可在会上突然反悔而公开给其冠名之事,大为恼火。更是对主公用“有人”来暗斥自己和杜挚,十分忿怒,但表面上依然处变不惊,对白虎的搅合,象没有发生似的,等双方退下后又有腔有板的念了起来:“第四条,凡人之争执,无论贵族、黔首、奴隶,必须诉诸官府裁决,不准私斗。凡私斗者,无论有理否,行黥刑。五、凡秦之民均得从事农、战两职。凡无这两职之民,含世袭贵族、富商子弟,在二个月内找到正职。二个月后,一经查出无正职者,充作官奴,戍边垦荒。对特种技工、商人均由官府严格控制人数,核发凭符。六、不分国籍,凡愿垦荒者,五十亩内九年不赋税、不征徭;五十亩以上者减半征之。七、助农耕。凡垦荒、收粟、产布帛五百户之首者,免三年赋税、徭役、并赐爵一级。八、互相监督。十家为一比,比没比长,职上士;五比为闾,闾设胥,职中士。比、闾内,互相监督生产和守法。一家犯法,九家检举,若未检举,十家同罪。凡检举外比、闾罪犯者,视杀敌立功奖爵一级,免赋一年。凡藏匿犯人,刑刖刑。九、建地方官府。十闾为旅,设旅帅,职上士;十旅为乡,设党正,职下大夫;十乡为县,设县令、县丞,县尉;县令职中大夫、县丞职下大夫,县尉,职师帅;县直属秦国公。
十、对敌作战,斩一首赐一爵,授田二十亩,奖宅一栋;凡不勇于杀敌者,斩首。十一、建二十级官爵制。凡秦民无战功,农功者,均不得授爵和任官职;世袭之爵不任官职,连续二代未立战功、农功者,削世袭爵位。”甘龙宣读完,慢慢的放下竹简,对秦公施礼后,退回文臣队伍里。秦公可能是当堂宣布了初令,而显得十分高兴;也可能是为了要讨好众卿,以利初令的顺利通过;就在赐每人一爵美酒后,一脸欢笑的说道:“众爱卿,都是寡人强秦的干城。秦之若何与众爱卿都息息相关。初令虽只十一条,却涉及了军、政、体、礼、制等。所以,初令不是一般的政令,能不能推行,推行后的效果,直接决定着秦之兴亡。所以,寡人才令众卿冒雪前来议政!众卿请为秦之兴亡,尽言议讨初令吧!”“主公!”左边一位九等爵的中年贵族率先站出,拱手而奏:“臣蒙主公恩赐,执少府令(少府令,战国官职。同令财政部长)柄二年有余。二年来,秦仓廪空虚,钱帛不继。国之如此,民更贫也。臣曾到民居家中看到:一家九人仅一被、二衣、二裳,谁出门则穿之。这还是富的。贫的有的无衣无裳,靠野菜、树皮度荒充饥。公孙鞅先生与大将军之说,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