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不安的雨季(2 / 4)

大汉列侯 冰镇乌梅汤 3047 字 2021-06-06

住他们伺机发动决战并取得大胜,这个概率值低不亚于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是皇帝的私生子,几乎是不可实现的渺茫概率。

“驱赶匈奴人是陛下给我们的既定目标。现在立刻掉头撤退返回边郡静待时机是最明智的选择,但是如果我们真的这样去做将会失去天子的信任,失去大好的前途以及长安舆论的批判,我们能告诉他们草原上的雨季打乱我们的进兵节奏。大雨们正在下,粮食在霉变,士卒在得病。所以我们就撤了吗?不行的,说不通的。”

卫青否定了。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汉军撤退要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几个月前立下的军令状犹在耳畔不时回响。纵使撤回边郡不会受到任何惩罚,那也将会是个人生涯中无法抹去的耻辱,对于这支年轻的汉军而言也是无法接受的打击。

商议的结果不能令众人感到满意,难点主要集中在既要讨伐匈奴有所斩获,又必须保证大军所需的宝贵军粮,草原大漠的连绵暴雨使得边郡供应粮草变的更加困难,以往供应一石粮食需要消耗五石粮食的成本,雨季运输的成本还要增加一倍。

运粮成本居高不下而且粮道太长需要派兵保护,不断累加的后勤压力反馈到军中很容易引起军心动摇,还有恼人的水土不服和痢疾寒症困扰着年轻的军人,他们只是群出身平凡的关中或关东平民的后代,既没有军功爵子弟从小接受的职业训练,也没有值得称赞的身体素质,空凭满腔热血和不到两年的军事训练就壮着胆子闯草原。

通常这种年轻的军队是最难保持士气的,顺风顺水时气势如虹可以不逊于任何精锐之师,一旦遭受挫折深处困境就会陷入低落消极的情绪中,汉军的中高层也意识到这个难题,一直强调必须北击匈奴有所斩获也是如此,斩首和战利品是提振士气的灵丹妙药,而且是百试百灵。

汉军解决粮草压力的办法是扫荡草原,遇到匈奴部落就打,遇到草原的野生羊群牛群就狩猎,总之见到什么就抓什么绝不手软。

这一手相当狠辣,草原部落的习俗历来是春天绝不狩猎,经历一年冬天的苦熬野生动物疲惫不堪,它们会拼命的进食补充体力并趁着温暖的季节进入交配期,尽快在夏季节生下自己的幼崽

繁衍种群,所以这个季节的草原动物瘦弱不堪,或者大腹便便等待产仔。

汉人显然也知道这个规律,农耕文明并非单纯的只靠耕作吃饭,几乎每个家庭都参与过闾里的狩猎行动,当然也知道整个春天乃至夏初都不能捕猎捕鱼,但是大漠草原又不是汉人的实际控制区,对待凶残狡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