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天子的忧虑(2 / 4)

大汉列侯 冰镇乌梅汤 3163 字 2021-06-06

仲舒应该被远远的打发到藩国当个中级官僚混日子。

经历武安侯府扫地出门的打击,又在魏其侯府潜心研修两年之久。董仲舒个人政治素养有了很大提高,起码懂得抓住时机投其所好。

当今天下,圣天子主政是位大有为之君。皇帝有为必然要求臣子无为,君强不能撞上臣强,秦始皇不需要管仲,二者必然有其中一个要做出退让。

董仲舒讲的是《礼经》里的中庸之章,此时十三经中的《仪礼》、《礼记》尚未问世,残存的《礼经》是孔子时代的散碎篇章,中庸也只残存几段文字,余下的内容就在于主讲人的自由发挥。

刘彻听的津津有味,几年前他是没心情听儒家仁礼之说的。那时候他还是个太子,年轻气盛看不惯因循守旧的制度体系。皇帝当过三年才发觉儒家的确有可取之处,难怪连曹时本人也对儒家颇为重视。仁礼之说对于主掌国家提高朝廷稳定性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更美妙的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尊王攘夷的思想,即便有《亡秦论》做底也遏制不住皇帝的集权野心。

野心并不是有意识的行动,而是体现在每件政务的处置,天子越发觉得现有制度处理政务效率太低了,幸好他还省得制度变革会带来巨大冲击,警醒自己不要随意改动,只是个人倾向难免要产生一定的偏差,天子的心变了。

一时三刻的讲课逐渐到了尾声,董仲舒退下,宣室殿恢复宁静。

“陛下,列侯聚集在平阳侯府开了个闭门会议。”

刘彻面色不变:“探知到他们开会讨论的主要内容否?”

“尚未探知得到,列侯们守口如瓶,只不过据内线观察列侯们神情愉快,不似担忧愤怒的样子。”

“那就不用管他们,一群列侯也翻不了天。”

“喏。”

人都退下去,刘彻闷哼道:“好个田蚡,竟能阴了我一手,列侯与朕相互猜疑,端得好心机。”

刘彻不会承认自己的心思起变化,必定是田蚡引诱他犯下大错,他暂时还离不开列侯们的全力支持,一旦引发剧烈的政治动荡,刚平定的三越和夜郎国还要起反复,长安城又要刮起腥风血雨。

曹时沉默的应对让他很不安心,只是口头上表示谢天子隆恩,庄助没有能看出更多细节,羽林骑是曹时一手训练的精锐,一万五千人全部出自军功爵体系,死了一千多人迅速被补充,还有八千重骑兵练的有模有样,十七八岁的壮小伙可以披着重甲骑着战马在城南来回驰骋,过个两三年差不多可以成型。

这个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