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汉斤是480斤,五石折算成汉斤有600斤粮食。若换算成少府新推出的市斤,打个对折也有300斤粟米。
同样是一百多亩地,今年每家每户平均收来500石粮食。消耗同样的人力搭理田地,每亩产粮提高近一石,也难怪南庄的庄户们一个个喜笑颜开,相当于每家每户交给侯府地租以及人头赋税,再扣除到明年春夏的支出的口粮,每家还可以存下100石粮食。寻个时机把粮食卖出去能得来1万钱的存款,一年之内就可以让普通农家户变成存款过万钱的小康之家。简直是西汉的“万元户”。
大丰收带来的利好消息让平阳侯府辖下的庄子沸腾起来,就连足不出户的匈奴女人也走出屋子,抱着刚出生的娃娃在庄子里跳舞,经过一年时间她们勉强能用日常用语交流,告诉庄里的人说她们在匈奴每年收获的季节要跳舞庆祝。
以前一年到头每家存下个十几石粮食就不容易了,种田手艺出色又勤恳能干的庄稼汉一年可以存下二三十石口粮,还要提防着每隔七八年来一次的水旱蝗灾,只要碰上一回哪怕是最轻的受损,那至少也得把几年的存粮削掉一半,如果运气不好碰到大灾,七八年等于什么都没干。
勤恳的农民们除了努力在田间地头拼搏,还要祈求老天爷给个面子不要降下大灾,只需风调雨顺十几年功夫就能让家家户户都过上好日子,现在的情况与往年大不相同,每家每户一年撇下一百石存粮,种田把式精湛的庄稼汉可以存下一百五六十石粮食,就算过几年有大灾大难落下来也有信心扛得过去。
毕竟手中有粮心不慌。
郑老倒背着手走过庄子,看到几个庄子里的老伙计在晒太阳,他们也是有几级民爵的普通人,打了一辈子仗没立多少功,临到一大把年纪过了徭役的年岁限制,老头们就回到庄子里颐养天年,他们的业余生活是得空去田间地头转两圈,没事就坐在一起聊聊开国那会儿的故事,偶尔去和乡里的三老说说话,日子过的到挺好。
“君侯的主意好啊!水车不仅可以提水浇地,下面还能带着石磨转盘研磨谷子,家里种了点豆子全部拿出去榨出豆油,做菜时滴上几滴豆油调味,那饭菜别提有多香了。”
“老孙头,你家榨豆油的那豆饼子还剩下多少?你要不用就给我分些个,我家养了几头大肥猪正缺可口的饲料,我拿去喂猪就挺不错的。”
“哎你怎不早说两天,对不住老兄弟,我家那点豆饼子全让我那小孙子拿去到东边的河里养鱼去了,春天那会儿侯府在河里弄了些铁做的网箱里撒了不少鱼苗,我